广东门窗行业遭遇一场强震。近日,知名门窗企业威亚森门窗被曝突然倒闭,工厂陷入混乱,供应商争相拉走原材料和设备抵债,警方现场维持秩序。更令人心寒的是,当全国经销商紧急众筹500万元试图拯救品牌时,老板张伟平却已神秘失踪,上演了一出现实版“卷款跑路”的荒诞剧。
“我们凑钱是想共渡难关,没想到他直接消失了!”一位参与众筹的经销商悲愤表示。就在工厂爆雷后,威亚森全国经销商自发筹集500万元试图为品牌续命。但这份“雪中送炭”的情义,遭遇的却是掌舵人的彻底背叛——网传张伟平连夜翻窗跑路 ,人去楼空。讽刺的是,倒闭前夕公司曾大搞“充值享折扣”活动,被业内视为现金流枯竭的危险信号。
据了解,基于当前情况,威亚森公司供应商采取了自行运走厂内铝材和设备等物资的行动。“上千万货款血本无归,只能拉点东西减少损失。”现场工人透露。当地警方已在工厂维持秩序,防止冲突升级。有消息称,倒闭前威亚森曾紧急变卖数百万元铝材用于发放员工工资,却选择了牺牲供应商利益。
深挖发现,威亚森的经营危机早有蛛丝马迹:网传负债超500万元,长期“玩账期”拖垮现金流,两万平大厂仅130名员工,淡季月产暴跌至2000多方拖延交货、售后失联、以次充好(关联公司2024年因产品不合格被罚)。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早在2022年5月就曾申请“决议解散”注销备案,为今日的崩塌埋下伏笔。
威亚森绝不是孤例,业内人士对此忧心忡忡。当前家具建材行业与装修公司面临相同困局——高度依赖供应商账期支撑运营。当存量市场竞争白热化、新房市场萎缩,产能严重过剩成为致命枷锁。
门窗厂要么出海找增量,要么转型旧房快装赛道,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威亚森的倒下,不仅撕开了个别企业的经营疮疤,更敲响了行业信用体系与商业伦理的警钟。当众筹救厂的义举遭遇掌权者的背叛,重建信任的成本,远比填补资金黑洞更为艰难。
此事件暴露出在家居建材行业深度调整期,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健康现金流的企业正面临生死大考。当潮水退去,裸泳者的离场固然残酷,但如何守住商业社会的信任基石,更值得整个行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