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聊城兴业集团流动性承压:短期偿债压力大 担保代偿风险骤增

作为山东聊城经开区城市运营的核心平台,聊城市兴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聊城兴业控股集团”)正处于关键期,面临典型困境。作为承担区域基建和保障房建设重任的城投企业,其在资产沉淀与债务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期的共性问题。

近三年财务数据显示,聊城兴业控股集团资产总额保持在210亿元至220亿元区间,呈现相对稳定的资产规模。但深入分析资产结构可见,2024年末,公司存货规模出现异常波动,主要源于部分项目建设成本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仍有89.39亿元的基础设施及保障房建设项目开发成本沉淀在存货中,项目结算周期长、回款速度慢,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这种“重资产、慢周转”的运营模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反映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体普遍面临的流动性困境。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38.13 亿元,较去年下降9.24亿元,但未改变债务结构的实质风险。尽管短期债务减少7.52亿元,但是流动负债占比仍达80.49%,短期债务占比55.34%,均远超行业安全线。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部债务中有20.19亿元于2025年内到期,公司债务到期分布集中。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连续三年筹资现金流净流出累计达38.87亿元,表明其正持续消耗存量资金偿还债务。

截至2024年末,聊城兴业控股集团担保余额5.10亿元,担保比率4.99%。值得注意的是,被担保方安泰城乡存在多起司法纠纷和被执行记录,这反映出风险防控存在潜在漏洞。在当前城投信用分层加剧的环境下,此类关联担保可能成为代偿风险传导的潜在因素。

2024年,聊城兴业控股集团的业绩呈现一定矛盾性:营业收入下滑6.94%,但利润总额却逆势增长17.9%。不过,结合财务数据分析,其业绩背后仍存在隐忧,公司盈利能力的结构性短板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首先,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需关注。尽管政府补助对利润的贡献度有所下降,但仍是支撑业绩的关键因素。若剔除政策性补贴,企业自主盈利能力可能明显减弱。同时,关键收益指标持续低迷:总资本收益率1.07%、净资产收益率1.37%,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难以覆盖融资成本。

资产规模与流动性困局:200亿资产背后的隐忧

聊城市兴业控股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25.27亿元,实收资本11.48亿元;控股股东为聊城东部新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处。

作为聊城经开区核心城投平台,聊城兴业控股集团的资产规模看似稳健,实则存在流动性吃紧的隐忧。2022年至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维持在212亿至222亿元区间,但资产流动性承压。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下降20.25%至138.1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规模持续萎缩,且1.45亿元资金因抵押冻结处于受限状态;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2024年末主要应收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部28.15亿元代建工程款。

尽管存货规模因会计调整下降29.11%至90.09亿元,但其中89.39亿元为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开发成本,变现能力较弱。这些长期沉淀的资产,既拖累资产周转效率,也形成较大资金占用。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公司受限资产为21.1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9.72%,其中,1.45亿元货币资金、4.50亿元存货、3.51亿元无形资产、10.33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及1.01亿元固定资产均作为抵押物。这些受限资产是公司为获取银行贷款而采取的资产质押措施。

债务集中偿还压力大,对外担保余额超5亿

2024年末,聊城兴业控股集团债务规模较上年缩减9.24亿元至38.13亿元,但债务结构性问题仍较突出。公司短期债务为21.1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52亿元,占全部债务55.34%,虽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很高水平,债务结构仍需改善,集中偿还压力大。

引人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部债务中有20.19亿元于2025年内到期,公司债务到期分布集中。公司到期债务计划利用借新还旧、项目销售回款、政府投资项目回购款、账面存量货币资金等偿还。

从财务指标来看,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弱。2024年末,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148.85%、51.78%,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资产变现能力较弱。

从长期偿债能力来看,2024年末,公司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14.27%、27.15%,较上年小幅下降1.36个百分点、4.37个百分点。

聊城市2025年开局的经济发展数据,为当地城投平台提供了一定信用背书。聊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6.7%;1-4月税收收入增长5.7%(位居全省第二)。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区域偿债能力的担忧,而65.9%的税收占比也反映出当地财政收入的质量。

鉴于公司在聊城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实际控制人及相关各方有望继续给予支持,支持意愿较强。

机构指出,尽管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较弱,但由于其承担聊城经开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区域专营性、稳定性及可持续性较强,因此整体来看,公司自身偿债能力较强。

另外,截至2024年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5.1亿元,担保比率4.99%,被担保主体主要包括聊城市财金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市安泰城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泰城乡”)及其子公司聊城市昌元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聊城市国有企业。

上图来源:天眼查

其中,被担保方安泰城乡存在多起法律纠纷,涉及5条限制消费令(涉案金额3,200万元)及11条被执行记录(总金额4.71亿元)。因此,公司对外担保存在一定代偿风险。

盈利困局:利润对财政补贴存在依赖

翻开聊城兴业控股集团的财务数据,一组矛盾数据较为突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28亿元(同比下滑6.94%),但利润总额却逆势增长17.9%。这一增长的背后,是财政补贴的持续支持;尽管补贴占利润的比重有所下降,企业的盈利机制仍未实现真正独立。

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10.09亿元,主要是聊城经开区财政局保障房项目结算款、房屋租赁业务回款、财政补贴及往来款;现金收入比基本持平。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17.67亿元、-10.17亿元、-11.03亿元。这表明公司已进入债务偿还高峰期,现金流出增加,偿债压力加大。

作为地方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聊城兴业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体现了城镇化进程中平台公司的典型特征。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