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潘婷3分钟奇迹”洗发水产品背面以小字注明,该名称是注册商标,并非对产品功效的宣称。
清扬君查询发现,天猫超市的潘婷3分钟奇迹修护精华油页面,其产品包装上标识的是“潘婷3分钟奇迹”和“3 MINUTE miracle”,但图片后面备案有小字“潘婷3分钟奇迹是注册商标,而非功效宣传”。“3 MINUTE miracle”是“3分钟奇迹”的英文翻译。
经查,该产品的备案编号为“粤G妆网备字2024144646”,备案人为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企业为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企查查数据显示,申请/注册号为40236421的“潘婷3分钟奇迹”第3类日化用品商标的申请人为宝洁公司,该商标注册时间为2019年8月。申请/注册号为886207的“3 MINUTE MIRACLE”第3类日化用品商标的申请人为宝洁公司,该商标注册时间为1994年9月。
事实上,宝洁公司的“潘婷3分钟奇迹修护精华油”在其产品及宣传页面宣传“潘婷3分钟奇迹”和“3分钟奇迹”的英文“3 MINUTE miracle”,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使用其产品3分钟能够“产生奇迹”或“有神奇功效”。根据商标法第十条,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消费者如果认为权益遭到侵犯,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也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商家赔偿。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类似玩文字游戏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1、康师傅「0脂肪」饮料
包装突出“0脂肪”,但实际是商标名称的一部分(如“0脂肪系列”),并非承诺产品无脂肪。
2、蒙牛「0蔗糖」酸奶
商标或品名含“0蔗糖”,但产品可能添加代糖或其他糖类(如果葡糖浆),并非完全无糖。
3、元气森林「0卡」
早期争议:虽标榜“0卡路里”,但实际是“每100ml低于X卡可标为0卡”,商标中的“0”强化了误导性宣传(后因法规调整修改)。
4、「100%」果汁商标
某品牌名称为“100%果园”,但产品仅为浓缩还原果汁,与消费者理解的“100%鲜榨”产生歧义。
5、千禾「0添加酱油」
千禾的“0添加酱油”中,“0”只是商标的一部分,并非承诺“零添加”。
这类案例反映了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灰色地带,需依赖法规和消费者警惕性共同约束。
不过,就在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规定:禁止在食品标签上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误导性宣传用语。
随后,今年6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与北京市药监局共同出台《北京市化妆品广告发布指引》,进一步规范相关行业的广告宣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