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华章汉辰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章汉辰”)因“2024年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财务会计报告,同一年度两份财务会计报告载有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净利润等方面的金额存在较大差异。 ”等问题被处罚5万元。
01解读:被处罚的核心违规行为
问题本质:2024年该公司针对不同使用者(如监管机构、合作银行、投资者等)提供了两套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财务会计报告,导致同一年度内关键财务指标(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净利润等)出现显著差异。
违规性质:违反《企业会计准则》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一致”的核心原则,属于典型的财务数据操纵行为,可能掩盖真实债务风险或美化盈利状况。
监管处罚依据:根据《会计法》第43条,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可处以罚款,并对责任人追究责任(本次仅公示公司处罚)。
02助贷业务合规性风险高发
此外,华章汉辰和深圳汉辰幸福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京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均为助贷平台京粒宝的运营方,公开资料显示,京粒宝合作的资金包括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陕西长银消金、辽宁振兴银行等。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近期关联公司深圳京发科技运营的助贷App“车友通”因非法收集用户信息被广东通信管理局通报。
跨区域经营违规:关联公司助贷产品“汉辰京粒贷”通过南昌汉辰小贷公司认证,却在全国展业,违反小贷公司不得跨省级区域放贷的监管规定。
担保模式涉嫌变相“砍头息”:华章汉辰为助贷平台提供担保增信,但用户投诉其以“担保费”名义收取砍头息,变相推高融资成本。
黑猫平台近期密集投诉涉及“暴力催收”(骚扰借款人及联系人)、“强制搭售信用评估服务但未提供报告”等。
03监管与市场影响分析
罚款也难掩系统性风险:5万元罚款与其业务规模(注册资本数亿、年营收超4亿)不匹配,但暴露对金融集团关联风险的穿透不足。
助贷模式隐患放大:华章汉辰通过担保增信为助贷平台“兜底”,但实际通过债权转让将风险转回至助贷平台,形成风险隐匿链条(参考国美助贷平台案例)。
根据裁判文书网公示的判决书显示,2021年10月10日,借款人王某某通过“国美”APP向福建华通银行借款 4000元(期限12个月),并与江西华章汉辰融资担保集团(下称“担保公司”)签订《委托担保合同》,约定如逾期由担保公司代偿。
借款人自2021年12月11日起逾期。2022年10月13日担保公司代偿剩余本息 3829.51元(本金3678.86元 + 利息150.65元),获得债权。担保公司获得债权后,将债权转让给北京国美融通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3月11日北京国美融通又将债权转让给原告江苏某某资产清算有限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华章汉辰融担主要为金融机构以及助贷平台提供担保增信服务,但经过债权转让后,实际风险又转回助贷方。
市场影响扩散:作为120余家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其信用受损可能引发银行重新评估合作,尤其当前中小银行助贷依赖度较高。
总结:违规行为背后是治理与模式的双重缺陷。本次处罚虽直接指向财务报告编制违规,但结合助贷业务乱象、用户投诉高发、关联交易复杂等线索,反映华章汉辰存在公司治理失效、关联风险传染、合规意识薄弱等系统性问题。在金融强监管趋势下,此类混合所有制金融集团若不能实质整改,可能面临合作金融机构收缩、评级下调、乃至牌照价值受损等连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