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失信企业中标政府工程 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办坚称“正常”

近日,有网友反映,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办事处的一项300多万政府工程项目竟被一家失信惩戒对象企业中标。网友不禁质疑,失信惩戒对象本应受到约束,如今却能中标政府招标项目,那所谓的“惩戒”究竟体现在何处?绍兴市上虞区该招标项目过程引发网友对失信惩戒制度执行力和公平性的质疑。

该项目为“104国道(东关段)建设项目安置区域配套建设工程—长山轮窑厂区块道路新建工程”,工程造价约371万元,施工工期120天,采用资格后审方式招标。2025年4月3日开标后,浙江嘉锃建设有限公司以328.47万元中标。

图片

然而,公开信息显示,浙江嘉锃建设有限公司早在2024年12月23日就被台州市某区财政局列为政府采购黑名单单位,并被“信用中国”平台记录为失信惩戒对象。网友质疑:失信企业本应受到约束,为何仍能参与并中标政府工程?这令“惩戒”一词的意义备受拷问。

图片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2025年7月10日和11日两次走访上虞区东关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王主任在接待中回应称,招投标体系与政府采购体系相互独立,失信企业被列入政府采购黑名单不影响其参与招投标。

王主任解释,该项目开标后曾有企业投诉,但经详细调查,办事处已确认流程无误,并强调浙江嘉锃建设有限公司在其他地区如余姚市的工程项目中也有中标案例,例如华山村特色村落改造提升项目,证明该公司具备参与资格。

当记者要求查阅投标资料时,王主任表示这些资料属于政府存档范畴,记者无权查看,建议向上级部门如上虞区交通运输局申请检查。办事处工作人员还认为无需书面回复,若有疑问可寻求上级介入。

图片

尽管东关街道办事处坚称一切“正常”,但网友期待街道办的上级部门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及相关部门能就失信企业参与招投标的合规性给出明确解释,以维护政府公信力和市场公平。事件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调查,以确保惩戒机制切实有效。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