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网曝娄烨涉嫌职务侵占上千万:恐面临刑期 易烊千玺也被牵扯

娄烨,这位曾被视为文艺片标杆的导演,这次没有栽在审查上,而是栽在了钱上,他被投资方指控涉嫌挪用上千万资金。

这一重磅消息,不仅让备受瞩目的电影《三个字》前景堪忧,可能无法上映,也让易烊千玺等主创演员的付出面临白费。

曾经的艺术风骨,如今被卷入了一场金钱纠纷,甚至可能导致牢狱之灾。

投他,是奔着封神去的

圈内人都知道,娄烨这块招牌意味着什么。

他不是那种追着市场喂饭吃的导演,他的电影,总能精准地划开现实那层血肉模糊的皮肤,压抑、晃动、真实得让人喘不过气,这股劲儿,让他成了国际电影节的常客,也成了演员们削尖了脑袋都想合作的对象。

能演一部娄烨的电影,就像是给自己的履历镶上了一层金边,证明你不再只是个明星,而是一个真正的演员,你看易烊千玺、秦昊,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都心甘情愿地聚到了《三个字》的剧组里,足见娄烨的魔力。

对资本来说,投娄烨更像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就是一尊国际奖杯,是写进影史的荣耀,赌输了,电影可能就此石沉大海,压在片库里永不见天日。

但总有人愿意下注,赌的就是那份“封神”的可能,想必《三个字》的投资方,当初也是怀着这样的朝圣之心,把真金白银捧到了娄烨面前。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奔着艺术殿堂而去的联姻,最后会变成对簿公堂的难堪。

投资人张女士的一纸控诉,像一颗炸雷,把所有人都惊着了,指控的内容简单粗暴:身兼导演、监制、制片人数职的娄烨,涉嫌把剧组的上千万资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下,什么艺术光环、导演风骨,瞬间都显得苍白,钱投进去,像泼进大海,连个响儿都没有,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急眼,据说投资方多次试图沟通,想把账理清楚,但都无功而返,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拍两散,协议解除,娄烨被踢出局。

这已经不是圈内的八卦闲谈了,千万级别的职务侵占,一旦被法律的锤子砸实,那可不是赔钱道歉就能了事的,后面跟着的,是十年起步的牢狱之灾,艺术家可以藐视商业,但没人可以藐视法律。

一群人的白忙活

娄烨的微博,至今还置顶着2022年《三个字》杀青的消息,字里行间都是对作品的期待,可三年过去,电影杳无音信,如今更是背上了这么一桩丑闻,上映之路恐怕比登天还难。

一部被寄予厚望的大制作,很可能就这么胎死腹中,成了电影圈又一个语焉不详的传说,所有主创人员的心血,那些在镜头前反复打磨的日日夜夜,都可能随着这笔烂账,化为泡影。

最尴尬的,莫过于演员们。

尤其是易烊千玺,正处在事业的黄金上升期,每一部作品都关乎未来的走向,如今,他的工作室在盘点待播作品时,对《三个字》绝口不提,粉丝们也默契地保持沉默。

作为上升期且存货巨多的明星来说,易烊千玺当下确实不缺这么一部影片,但是娄烨影片一向走奖项路线,若不能上映那么国外电影节恐怕是走不成了,对易烊千玺的获奖路线或者海外影响力不利,相当于白费了一年时间。

而这块原本被视作冲击国际大奖的跳板,现在成了一块想扔扔不掉、想咽咽不下的鸡肋,甚至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雷,搭进去的时间和心力,算是白白浪费了。

过去,娄烨的争议,多半围绕着题材,他的电影被禁,反而给他增添了几分“为艺术献身”的悲壮色彩,那是艺术家的风骨。

可这次不一样,这次的指控,直指职业道德的污点和法律的底线,跟审查掰手腕,那是风骨,跟投资人玩猫腻,那是人品,前者让人尊敬,后者令人不齿,这几乎是在摧毁他几十年来用一部部作品建立起来的声誉。

更何况,娄烨已经许久没在国内露面,加上他那位德国妻子的传闻,坊间关于他“捞完就走”的猜测,早已不是秘密,这种猜测无论真假,都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公众的信任里。他的清高,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别拿艺术当挡箭牌

娄烨这事,给整个行业都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电影,首先是一门生意,然后才是艺术,它需要资本注入,需要严谨的财务管理,更需要所有参与者对契约精神最起码的尊重,艺术追求再高尚,也不能成为挪用资金的借口,不能成为践踏商业规则的挡箭牌。

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并不景气的当下,每一分投资都来之不易。投资人捧出真金白银,不是为了给导演的个人情怀买单,更不是为了让自己的钱被不明不白地花掉。他们要的是回报,是规范,是安全感。

如何让财务在阳光下运行?如何保护投资方的基本权益?如何让艺术家在埋头创作时,也能守住职业的底线?这才是这场风波背后,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今,皮球已经踢到了警方和法院那边。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法律的归法律,艺术的归艺术。可一旦艺术家踩了法律的红线,那他亲手筑起的艺术神殿,恐怕也经不起审判。

本文信源:鲁中晨报《娄烨回应被指涉职务侵占上千万》

鲁中晨报《导演娄烨被曝涉嫌职务侵占上千万,投资方已报案,涉案电影由易烊千玺主演》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