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亲人失踪,借助生辰八字就能把人找回来""医生不会易经,都不是好医生"——当传统文化被异化为招摇撞骗的工具,一场针对3.1亿中老年人的精神收割正在短视频平台悄然上演。
从免费课程到天价收费:一场精心设计的局
2025年4月,传统文化爱好者陆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中康宇明易名堂国学堂"的直播。镜头前,"大师"身着道袍,手捻佛珠,将《易经》与奇门遁甲讲解得神乎其神。当对方抛出"3999元课程体系可分期付款"的橄榄枝时,陆先生毫不犹豫支付了2000元首付。
然而课程开始后,他发现授课"大师"频繁更换,每次新面孔都带来更昂贵的进阶课程。"不买新课就学不到核心内容",这种连环套让陆先生警觉。当他要求退款时,微信已被拉黑,当初对接的两位"老师"也早已离职。
同样陷入圈套的还有王女士。看到"智子云课堂"宣称"七天教会八字命理",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直播间。当"大师"当众为她起"终身命盘",并声称"命盘四害"需花费19800元化解时,对子女安全的担忧战胜了理性。直到在曝光报道中发现授课"大师"的身影,她才如梦初醒。
玄学话术背后的暴利产业链
在"瑞福智慧说""东哥智慧说"等直播间,身穿道服的"大师"们正演绎着标准化收割流程:从"窗帘怎么挂"到"手镯如何戴",用生活琐事建立信任后,突然切入"旧鞋三不扔,扔了补窟窿"等玄学话术,将国学包装成"改运利器"。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直播间往往每日播放相同内容,主页口号位置字样完全一致。当观众点击免费课程链接,就会被引流至第三方平台,由"班主任"送上"转运头像"拉近距离。3-5天的公益课结束后,等待学员的是399元的"四柱玄机研修启智营"等付费课程。某直播间数据显示,单场直播吸引5万人参与,公屏上"已报名"的留言刷屏。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国学大师",可能仅是参加过一两个月速成班的新人。河南学思教育公司工作人员透露,只需1300元报名费,考前背题库就能获得"国学讲师(高级)"证书,通过率超80%。而在淘宝店铺,甚至存在200元定制"国学讲师"证书的灰色产业链,无需任何国学基础即可"持证上岗"。
全链条监管迫在眉睫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占比22%。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伪国学"直播精准瞄准老年人、病患等脆弱群体,利用其对健康、财富的焦虑实施精神控制。当"大师"明知"改命"说法虚假仍故意编造,诱导付费购买课程或产品时,已涉嫌构成诈骗罪。
这场骗局暴露出平台监管的缺失。尽管《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发布封建迷信信息,但直播间通过"算命不收费,卖课才收费"的话术规避审查。付建建议,平台应建立关键词实时监测系统,对触发"算命""改运"等字眼的直播间自动暂停并人工审核,同时对异常资金流转进行监管,防止诈骗资金转移。
在"秒观国学文化交流"直播间,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学员将名字打在公屏时,"大师"始终低头抵掌,神秘感十足。这种刻意营造的氛围,与线下传销洗脑手法如出一辙。当传统文化沦为流量密码,当证书造假形成完整产业链,这场针对3.1亿中老年人的精神围猎,或许才刚刚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