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0添加”是营销套路?溪木源争议调查:消费者投诉使用过敏

当食品安全领域已明确禁用“零添加”宣传时,化妆品行业却仍有品牌在大肆使用“0添加”概念,这究竟是行业清流,还是营销套路?今天,清扬君以20亿级国货品牌溪木源为例,再次浅谈个人观点。

2025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一禁令背后,是监管层对消费者认知误区的深刻洞察——食品企业通过强调“零添加”转移公众对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的关注,甚至利用“不添加某类添加剂”的表述,暗示产品更安全、更优质,实则可能通过替代成分规避监管。

新规落地前夕,《消费者报道》曾将13款号称“零添加”的酱油送至权威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镉含量为0.0110 mg/kg,引发舆论哗然。随即有网友指出,“千禾0”仅为注册商标,并不等同于产品“零添加”。

千禾随后声明,经自查,0系列产品严格遵循“零添加”工艺,生产过程中除必要原料外未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却仍未能避免品牌声誉受损。

反观化妆品行业,“0添加”概念仍在野蛮生长。溪木源作为敏感肌护理领域的头部品牌,其大量产品宣传中随处可见“0酒精、0致敏成分”等表述。

以“溪木源山茶花舒缓氨基酸洁面泡沫”(备案编号:粤 G 妆网备字 2022114520,备案人:诺德溯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溪木源京东自营旗舰店宣称其“只添加安心成分,敏感肌洗得更放心——0皂基、0酒精、0致敏成分、0孕妇禁用成分”,该产品评价已超 100 万条。

以“溪木源山茶花舒敏修护精华水”(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011908,备案人:诺德溯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溪木源天猫旗舰店宣称其“10大无添加,敏肌安心无刺激——0酒精、0致敏成分、0致痘成分、0激素、0色素、0矿物油、0传统防腐剂、0荧光剂、0重金属、0孕妇禁用成分”,该产品评价已超 20万条。

溪木源品牌通过“敏感肌专研”定位,强调“专利舒敏安成分”等概念,将“0添加”与安全性、温和性深度绑定。这种宣传策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大量消费者共鸣,但背后却隐藏着法律风险。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溪木源多个产品强调“0酒精、0色素”等类似卖点,暗示其优于同类竞品,涉嫌不正当竞争。

事实上,现行法规对酒精、色素、防腐剂、重金属、荧光剂等都有明确规定,并未禁止使用上述成分。

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允许酒精(乙醇)在化妆品中使用,但需符合规定;列出157种允许使用的着色剂;允许51种防腐剂;限量铅汞砷镉(铅≤10ppm、汞≤1ppm、砷≤2ppm、镉≤5ppm);禁止荧光剂用于驻留类产品(如面霜、精华),但仅限非迁移性、可即时清洗的产品(如部分面膜布、洗涤类产品),如实标注。

且溪木源多款产品中仍含微量酒精,只是浓度较低而已。但该行为,已经涉嫌不正当竞争。更关键的是,其所谓天然功效成分仍需借助合成技术才能稳定起效,最终配方与市面同类产品差异有限,这可能也是溪木源遭过敏投诉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

同时,国家化妆品禁止添加激素。所以化妆品宣传“无激素”、“0激素”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就好比大家坐在一起喝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带个“我不是外星人”的帽子一样。

同时,“0传统防腐剂”(非传统防腐剂)与“传统防腐剂”核心功能完全一致——都是抑制或杀灭化妆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保证产品在保质期内的微生物安全。二者在“防腐”功能上无本质区别,差异仅在于作用机理和化学结构,好比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但“0传统防腐剂”成本更高,单纯宣传“0传统防腐剂”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从法规上来讲,传统防腐剂需列在《准用防腐剂清单》(51种),而非传统防腐剂多元醇/有机酸按“保湿剂”“pH调节剂”备案,但2025年欧盟已经将22种多元醇纳入防腐剂监管,日本也将赤藓糖醇等认定为“防腐剂替代物”。换句话来讲,将“0传统防腐剂”宣传为“无防腐”,但实际添加了功能相同的替代物,只是中国立法滞后而已,所以对品牌商而已,这就变成了营销话术,但并不具有核心技术,也没有宣传的必要。

因此,清扬君认为这种表述方式与食品行业曾出现的“不添加某类甜味剂却使用其他甜味剂”的误导性宣传高度相似,涉嫌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

此外,溪木源的宣传还有对消费者进行其他的误导。如溪木源宣传“无致敏成分”,但溪木源山茶花舒缓氨基酸洁面泡沫和溪木源山茶花舒敏修护精华水都在成分表中,明确标注 “(日用)香精”、“山茶(CAMELLIA JAPONICA)花提取物”、“南五味子”、“灰毛豆”。而香精是常见致敏原,尤其对敏感肌。另含多种植物提取物(山茶花、南五味子、灰毛豆等),虽天然但存在交叉致敏风险。

事实上,溪木源产品被很多消费者投诉过“使用过敏”。

在前文《增速下滑的20亿级溪木源,还要继续上市吗?》中,清扬君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溪木源,“使用后过敏”成高频关键词。

2025年6月至8月期间,溪木源多款护肤品被消费者投诉使用后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涉及拼多多、抖音及官方旗舰店等多个销售渠道。据消费者反馈,使用其层孔菌水、精华水及水乳套装后,出现脸部大面积泛红、起疹甚至“烂脸”等症状,部分用户因过敏严重被迫停工,需长期佩戴口罩。然而,商家处理态度消极,普遍存在拒绝退款、仅提供小额优惠券补偿、要求消费者自付运费甚至拉黑索赔用户的情况。

其中,6月8日有消费者投诉退货时被要求承担14元运费,但商家收货后既未退还全款也未返还运费;7月21日一例因过敏误工数日的案例,仅获55元优惠券补偿。这些集中爆发的投诉事件反映出产品安全性及售后服务的双重问题。

种种迹象显示,这个曾被沙利文认证为“复购率第一”、号称“全肤质敏感肌专业护理市场第一”的20亿级国货美妆品牌,在完成7轮融资、估值突破40亿元后,其产品品质与品牌宣传之间似乎存在着明显落差。作为以“敏感肌护理专家”自居的品牌,近期频发的消费者过敏投诉与其标榜的专业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相关报道已被投诉,溪木源至今仍未就知情人士反映的“酒精含量偏低、高管频繁变动”等问题作出任何回应。清扬君诚挚希望溪木源尽快给予答复,并愿在合适时机与对方进行坦诚交流。如经核查,本文确有重大失实(标点、错别字等细微瑕疵除外),我们将第一时间公开更正并致歉。

当“零添加”在食品行业成为历史,化妆品行业也该到了告别模糊宣传的时候。清扬君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完善相关标准,消费者需提升成分认知能力,而品牌更需明白: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几个营销词汇,而是靠经得起检验的产品力。

后续清扬君将对溪木源产品研发、宣传和质量等方面持续报道,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