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泰兴市中兴国资或现危机:80亿元短债待偿、现金流亮“警报”

泰兴市中兴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兴市中兴国资”)是江苏省泰兴市核心城投主体,核心职能涵盖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产运营及建筑施工。但2024年以来,公司陷入业绩下滑、短期债务兑付压力陡增、现金流持续恶化等困境。

2024年,泰兴市中兴国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公司营业收入52.15亿元,同比降2.6%;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降13.51%,主业盈利持续收缩。尽管公司1.62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153%)暂时“托底”利润,但核心盈利指标仍显疲软——总资本收益率0.74%、净资产收益率0.70%,较上年进一步下滑,整体盈利能力堪忧。

债务端警报频响。截至2024年末,泰兴中兴国资全部债务141.6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80.69亿元,占比超56%,集中兑付压力显著。尽管公司流动比率263.24%、速动比率185.38%,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有一定覆盖,但现金短期债务比仅0.16倍,同比骤降42.86%——意味着1元短期债务仅能对应0.16元现金类资产,现金类资产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较弱。

现金流“造血”能力持续恶化,资金链承压加剧。2024年,泰兴中兴国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10亿元,较2023年-2.78亿元缺口扩大超1.5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至-5.24亿元,凸显融资渠道收窄、偿债压力陡增;投资活动现金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为3.50亿元。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应收类款项与存货合计251.94亿元,占总资产近70%,大量资金被占用;其中其他应收款148.46亿元,同比翻倍(100.07%),主要因与汇源投资往来款增加。

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盈利能力待考

泰兴中兴国资2002年5月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由泰兴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控股,实控人为泰兴市国资办,核心职能与地方城市建设深度绑定。但2024年,公司核心经营数据全面下滑:营收52.15亿元,同比降2.6%,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降13.51%;而作为营收“压舱石”的建筑施工业务,营收49.76亿元(同比降3%),毛利率7.28%(同比降11.33%),主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核心竞争力弱化。

在建项目回款风险显现。截至2024年末,泰兴中兴国资主要在建建筑施工项目合同总额112.57亿元,仅完成29.09亿元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压力持续高企。

尽管公司已结转项目回款情况整体良好,现金收入比超过100%,但由于部分业主方为民营企业,回款风险仍需警惕。例如,三亚市湖嘉置业有限公司已被列为被执行人,其后续履约能力存疑,可能对公司资金回收造成不利影响。

土地整理业务再添投资压力,城投资金调配能力受考。作为泰兴中兴国资核心业务之一的土地整理,2024年末仍面临大额资金需求——长征北路东侧、商井路南侧等主要拟整理地块,计划总投资14.89亿元,后续资金投入规模较大,面临一定的投资压力。

非经常性损益成利润“临时拐杖”,可持续性存隐忧。2024年,泰兴中兴国资1.62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53%,主要来自资金拆借、权益工具及债权投资)、0.31亿元政府补助,合计1.93亿元非经常性损益,成为支撑利润的核心力量,掩盖了主业盈利下滑的实质。

核心盈利指标持续“探底”,主业盈利能力亟待“救赎”。2024年,泰兴中兴国资总资本收益率0.74%、净资产收益率0.70%,较上年(1.32%、0.83%)分别下降44%、16%,两项核心指标均处于低位且持续下滑,凸显城投主营业务盈利“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短期债务超80亿,集中兑付压力凸显

债务规模微降难掩结构风险,短期兑付压力“悬顶”。截至2024年底,泰兴中兴国资全部债务141.60亿元,虽较上年微降1.63%,但短期债务占比近57%(80.69亿元),债务期限结构失衡——超半数债务需短期内兑付,债务结构优化已迫在眉睫。

整体债务负担可控,隐性风险仍需警惕。2024年底,泰兴中兴国资资产负债率53.59%,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45.76%、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26.62%,三项指标均较上年下降,债务负担处于相对低位。

短期偿债能力“虚强实弱”,现金保障严重不足。截至2024年底,泰兴中兴国资流动比率263.24%,较去年有所下降,速动比率185.38%,较去年有所上升,表明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有一定保障。但核心偿债指标——现金短期债务比仅0.16倍(同比降42.86%),1元短期债务仅能覆盖0.16元现金,短期偿债压力远超表面指标反映。

长期偿债指标“亮黄灯”,盈利覆盖债务能力骤降。2024年,泰兴中兴国资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3.85亿元,同比降31.34%,虽仍能覆盖利息,但盈利规模收缩已显;更关键的是,全部债务/EBITDA达36.79倍,同比增长43.26%,长期偿债能力显著弱化,债务消化压力加大。

或有负债风险隐现,代偿案例敲响警钟。截至2024年底,泰兴中兴国资对外担保余额38.38亿元,担保比率22.86%,虽被担保方均为当地国企,但仍存在国企违约连带偿债的潜在风险;更需警惕的是,公司子公司泰兴市润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泰融资”)再担保(主要面向当地小微企业)余额为14.25亿元,且2024年已发生2,418万元代偿。这意味着,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再担保代偿风险或持续暴露。

经营活动现金流拉响警报,其他应收款增长超100%

资产总额微增难掩“钱紧”困境,货币资金大幅缩水。截至2024年底,泰兴中兴国资资产总额361.68亿元,同比增长2.52%,表面资产规模小幅扩张,但货币资金仅12.82亿元,同比骤降37.89%,且其中1.01亿元(占比7.88%)为保证金受限资金——实际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不足12亿元。

近七成资产被“冻结”,营运资金严重“缺血”。截至2024年底,泰兴中兴国资应收类款项与存货合计251.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近70%——超三分之二的资产以非现金形式存在,大量营运资金被长期占用,导致资产流动性急剧下降。

其他应收款“翻倍”飙升,前五大欠款方占款超七成。2024年,泰兴中兴国资其他应收款激增至148.46亿元,同比翻倍(100.07%),主要因与汇源投资往来款增加;更严峻的是,前五大欠款方(含汇源投资、市财政局、中泰养老等)合计占款114.46亿元,占比76.53%,其他应收款高度集中。

现金流“双负”夹击,再融资需求迫在眉睫。2024年,泰兴中兴国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10亿元,较2023年-2.78亿元缺口扩大1.55倍,主业“造血”能力持续丧失;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至-5.24亿元,再融资需求极为迫切。

投资现金流“由负转正”藏隐忧,非主营资金难成“长久之计”。2024年,泰兴中兴国资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50亿元(由负转正),主要依赖5.93亿元投资流入(同比增323.53%,含投资收益及非经营性往来资金收回),叠加购建长期资产支出降至2.43亿元(同比降67.47%)。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