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武汉悦她医疗美容陷医美贷纠纷:消费者6万项目贷款12万元

医美市场早已成为资本的必争之地,新入局者如何在短时间内立足并获取生存空间,是许多机构面临的现实课题。

部分机构通过非常规的营销手段和金融杠杆,试图在短期内撬动业务增长。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将高昂的医美项目与便捷的消费贷款深度捆绑,降低消费者的即时支付门槛,从而促成交易。这种依赖高频次、高额度贷款驱动的业务增长,其可持续性也隐藏着巨大风险。

图源:高德地图

卷入医美贷纠纷

8月19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武汉悦她医疗美容进行投诉,该消费者称,自己于2025年8月13日被该机构工作人员诱导办理高息贷款,没有签订服务合同,也没有给其开具发票。该消费者支付了42800元用于做项目,且该机构没有告知其具体项目的价格、操作步骤以及查看操作医生的资质,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

图源:黑猫投诉

无独有偶,消费者投诉该机构诱导办理贷款似乎并非孤立事件。就在此投诉发生前不到一个月,另一位消费者的经历讲述了更为详细的就医经历。

7月26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称,该消费者被成都悦她医疗美容工作人员套路,诱导其进行医美分期消费。

据该消费者描述,7月16日,该消费者在一家美容店做背部保养项目,为该消费者做项目的是周女士。期间,该机构销售人员上门向周女士推销美容项目,周女士有意前往消费的情况下也为该消费者也要了一个名额。当时该消费者很犹豫,但周女士说项目也不贵,几千块钱体验一下。于是,在7月21日,该消费者和周女士前往了该机构。

该消费者指出,等待登记时,该机构安排演员和该消费者搭话,询问该消费者的工资收入等,并且多人迷惑该消费者进行医美消费。在发现该消费者不想消费时,又表示会给该消费者提供内部价优惠,并诱导其分期贷款。工作人员称打完折的费用为60000元,但该消费者依然不想做,并且该消费者明确表达了自己是过敏体质。但负责人却表示可以先做体检,如果不能做可以全额退款。随后,工作人员让该消费者下载软件办理贷款40000元,微信扫码转账20000元,共计60000元整。

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做项目的时候感觉到身体强烈不适。该机构并没有做完全部项目,而且该消费者自觉脸部没有任何效果。随后,该机构负责人让其下个月再来。

回到家之后,该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经历的了“美容贷”。随后,该消费者要求该机构为其全额退款,但负责人表示剩下只有两个项目没有做,只能退20000元。一番争议后,该机构为该消费者退款47000元。

该消费者还提到,该机构没有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医务人员执业资质证明。

该消费者认为,该机构项目内容表述模糊,未明确告知具体医疗美容项目及风险(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

同时,该消费者提出,该机构在未签订书面合同、未明确项目明细的情况下,诱导其办理40000元贷款,涉嫌违规金融操作(违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十六条)。

该消费者还指出,该机构提供的病历中,《医学美容注射治疗知情同意书》存在严重格式错误、术语混乱(如“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表述不专业),且未明确具体治疗项目及材料(违反《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该消费者还认为,该机构也未向其提供书面合同或项目明细,侵犯知情权(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该消费者的诉求是要求相关部门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责令武汉悦她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退还60000元医美费用。

图源:黑猫投诉

做一份项目,贷两份款

如果说上述案例中消费者尚能在事后争取到部分退款,那么接下来这位消费者的遭遇则在“知情同意”和“自主决策”层面呈现了更深层次的矛盾。

7月23日,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于7月10日上午被某美容院老板带去成都悦她医疗美容进行消费。该消费者提到,前往该机构前,在美容院已经支付了1980元,美容店称可以做两个部位。

到店后,该消费者被工作人员带至设计总监的房间给该消费者面诊。该总监称其需要做眼袋内吸,眼袋胶原填充,太阳穴填充,全脸去皱,6D超模线,BBSK等项目。当时这些项目报价大概是12万元,后来该机构称优惠后6万元就可以做。

该消费者当即表示自己资金不足,而该机构却说没有钱可以做贷款。随后,该机构工作人员询问消费者有多少钱,该消费者表示自己有1万元是孩子的学费。于是工作人员便说可以先支付1万元,剩余5万元可以办贷款。

该消费者称自己被几个工作人员围着,他们拿着该消费者的手机扫码,然后让其输密码付款。支付成功后便开始给该消费者脸上涂麻药。

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被工作人员带到另外一个房间办理贷款。工作人员让消费者把身份证,手机给她,然后让消费者签合同,按手印。整个流程都由工作人员操作完成。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压根不知道签的什么合同,整个过程都在其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完成。

几天后,该消费者发现自己手机中下载了一个名为美哩代款的APP,显示其每月要还款4726.67元。在手机短信中还收到了海尔消费金融的贷款信息。下载海尔消费金融APP进行查看后发现了另一笔5万元的贷款,两个贷款APP共计贷款10万元。

该消费者询问工作人员情况,却被欺骗称两个APP是同一家。但是其中有5万元的贷款没有转入该消费者账户,其中一笔贷款没有合同,利率等。该消费者还提到,其脸部做了哪些项目也完全不清楚,全程脸都是麻木的状态,麻药的药效一直到第二天才过去。

该消费者无法进食,牙齿无力,整个眼睛是肿的,脸也是淤青的,不敢出门。然而该机构在做项目之前并没有明确告知这些情况,且称做完项目没有恢复期,没有尴尬期。该消费者认为该机构虚假宣传、违规放高利贷。

该消费者的诉求是撤销非本人自愿签订的贷款合同,终止还款义务。退还高额利息及手续费,查处涉事医美机构及贷款平台的违规行为。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

图源:黑猫投诉

对于成都悦她医疗美容来说,类似的“诱导贷款”投诉似乎也并不新鲜。时间再往前追溯,另一位消费者在更早的6月份也回顾了几乎相同的经历。

6月2日,有消费者投诉称该消费者在四月份被忽悠买了一张该机构的内部卡,称可以做两个项目。

该消费者说,自己于5月31日前往该机构后经历了一系列诱导办理网贷。该消费者表示该机构有医托,在被忽悠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办了5万元的网贷,并且支付了9600元,该消费者回家清醒后才发现被骗。

该消费者还提到,脸部项目也做很乱,很疼。其诉求是希望能够退款,帮其处理网贷。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

图源:黑猫投诉

投诉中常见“医托”身影

以上案例集中来自黑猫投诉平台,而消费者维权的声音并非仅限于此。在另一知名平台“消费保”上,近期也出现了针对该机构的投诉,且情节同样涉及“医托”诱导。

8月25日,有消费者的丈夫在消费保平台上对成都悦她医疗美容进行投诉。据该消费者丈夫描述,8月21日,其妻子被医托诱导至该机构,先后两次被诱导消费10000元和40000元,共计50000元人民币。该机构只给了一张临时收据,此外没有给予任何相应文件资料或者发票。

该消费者的丈夫于8月23日拨打110电话并由辖区警察陪同至该机构要求退费被拒。该消费者的丈夫表示,医美利用医托消费欺诈由来已久,广大消费者时时刻刻都在遭受损失和伤害,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要挽回经济损失反而难之又难。

该消费者的丈夫恳请相关部门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帮忙挽回损失。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

图源:消费保

就在几天前(2025年8月19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又新增一则投诉,内容再次指向该机构诱导办理高息贷款、无合同无发票、未明示价格及项目详情、强制消费等问题,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

图源:消费保

合规风险骤增

武汉悦她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除消费者在多个平台持续反映的问题之外,该机构在合规运营方面也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公开信息显示,其运营主体武汉悦她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近期已受到行政处罚。

信用中国显示,该机构曾被武汉市江汉区卫生健康局处以行政处罚。

8月18日,武汉市江汉区卫生健康局于对该机构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江卫医罚[2025]007号。该机构因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被处以警告并罚款2.2万元。此次处罚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第(四)项等相关规定执行。

图源:信用中国

8月7日,武汉市江汉区卫生健康局于对该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文号为江卫传罚[2025]005号。该机构因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医疗废物暂存间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未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产生的污水未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被处以警告并罚款0.7万元。此次处罚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四)项、第四十六条第(一)项、第四十七条第(五)项等相关规定执行。

图源:信用中国

涸泽而渔不可取

频繁的消费者投诉和监管处罚,不仅消耗着机构的公信力,更在实质上侵蚀着其长期经营的土壤。医疗美容的本质是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服务,其核心竞争力应建立在技术实力、规范管理和患者信任之上。依赖非透明手段和金融捆绑带来的短期现金流,或许能解一时之急,却难以支撑机构的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