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冲刺上交所主板IPO之际,其招股书和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揭示了多项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可能对其上市进程及未来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信股份”)已于2025年6月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递交招股书并获受理,拟募资13.29亿元。
这家自1995年成立便深耕汽车冲焊件及相关模具领域的企业,目前已成为长安、吉利、蔚来、理想以及宁德时代等公司的一级供应商,比亚迪也是其重要客户。
然而,从其披露的财务数据和问询函回复来看,至信股份面临多重风险挑战。
01 客户集中度高风险: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70%
至信股份对主要客户的依赖度较高,存在客户集中风险。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54,436.31万元、204,512.71万元和231,003.8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86%、79.77%和74.82%。
国内知名整车制造企业数量有限,公司主要服务的整车制造企业也屈指可数,因此对主要客户依赖的集中度较高。
这种依赖状况意味着如果下游行业出现波动,合作的整车厂新能源战略转型不达预期、经营情况恶化或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会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02 应收账款高企风险:占收入的39%
至信股份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持续走高,2022-2024年末分别约为9.1亿元、9.8亿元和12.1亿元,占流收入39%。
如此高企的应收账款,意味着公司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资金回笼周期拉长。
高应收账款占比严重影响公司资金流动性,限制了公司在研发投入、产能扩张等方面的发展步伐。
若不能及时改善,甚至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下降,且存在330万元涉诉冻结资金,进一步影响了公司抗风险能力。
03 哪吒汽车项目风险:重大坏账与资产减值
至信股份子公司杭州至信自2022年11月起与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合作EP32车型项目,该项目已产生重大风险。
2024年度,公司因哪吒汽车车型项目相关客户应收账款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达-2,533.62万元。
哪吒汽车项目相关存货还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发行人有4起标的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诉讼或仲裁,均系哪吒汽车EP32车型项目的相关合作方未按期支付款项所致。
截至2024年末,公司对合众新能源、浙江世圆、嘉兴常嘉等哪吒汽车相关方的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已出现逾期情况。
04 存货跌价风险:跌价准备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报告期各期末,至信股份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4,071.64万元、3,621.42万元和4,400.70万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1.18%、7.79%和9.28%,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公司存货主要由库存商品、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和发出商品构成。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达43,012.30万元,较2022年末的32,361.83万元有显著增长。
存货跌价风险主要来自于车型生命周期结束后专用零部件及模具的可变现净值下降。
公司虽已制定《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提跌价准备,但仍面临存货减值风险。
05 毛利率波动风险:受年降政策与原材料价格双重影响
汽车整车厂商一般采取前高后低的定价策略,即在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前期价格较高,然后逐年降低。
部分整车厂在进行零部件采购时也会根据其对应车型整车定价及销售情况要求零部件企业在后续年份适当下调供货价格。
虽然发行人与主要客户在销售合同等文件中未约定具体的年降周期和幅度,但双方通过年度价格谈判确定当期产品销售价格时,会考虑市场竞争格局和客户降价要求。
如果产品价格下降较大,或公司无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也会影响毛利率。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未来若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公司无法及时将成本转移给客户,毛利率将面临下滑风险。
06 产能扩张与管理风险:生产基地快速扩张带来的挑战
至信股份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在重庆、浙江杭州、浙江宁波、安徽合肥、安徽六安、安徽芜湖、江苏常州、河北定州、河北张家口、陕西宝鸡、贵州贵阳、黑龙江哈尔滨、四川宜宾、浙江金华等全国十余个地区建设了生产基地。
这种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挑战和费用增加:
2022-2024年,公司销售人员从256人增加至384人,管理人员从703人增加至986人。
随着宁波、六安、陕西、定州、常州、芜湖、张家口、宜宾等生产基地陆续开工建设或扩产升级,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公司因业务扩张抵押资产借款,2024年末负债合计22.13亿元,资产负债率58%,资金周转困难将危及经营。
至信股份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尽管面临这些风险,但公司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包括持续深化与已有客户合作,不断承接其新车型项目;加强研发投入,持续进行产品技术、工艺的改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等。
截至2025年6月末,发行人在手订单合计约548.54万件,在手订单对应销售收入约为2.87亿元,业务稳定性有一定保障。
至信股份能否成功上市,并在激烈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取决于其如何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因素。
位置 > 资讯 > 文章
至信股份问询函揭露六大风险:客户集中、应收账款高企成焦点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