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纸处罚决定书,将广州市婵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婵妍生物”)推上风口浪尖。其生产的“YEYANQUEEN冰点多重防晒乳SPF50+PA+++”因成分造假被罚没1.56万元,这起看似普通的行政处罚,再现了化妆品行业长期存在的“配方表与实际成分两张皮”的乱象。
成分“偷工减料”被罚
根据【穗花市监处罚〔2025〕443号】处罚公告显示,涉事产品YEYANQUEEN冰点多重防晒乳SPF50+PA+++(批号为20250213C1),经抽检未检出标签标注的三种核心防晒剂: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乙基己基三嗪酮。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高倍防晒”产品,实际上防晒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消费者花了钱却买不到应有的防护,轻则晒黑、晒伤,重则可能因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中增加皮肤老化、光老化甚至皮肤癌的风险,这份“隐形伤害”难以衡量。
值得深思的是,企查查app显示,婵妍生物成立于2019年,法定代表人王会娥,2024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也就是说,这款产品并非由小作坊生产,而且还是经正规注册的“合规产品”,却在关键成分上“偷工减料”,这不禁让人质疑:企业在生产环节是否存在刻意造假?注册资料中的成分清单,究竟是凭空捏造还是生产过程中的 “选择性遗忘”?
事实上,此类行为并非孤例。2024年国家药监局通报的49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中,广东全力医药科技生产的“雪佳漾美白防晒喷雾”、广州伽美化妆品的“皙世花容防晒乳”等均因成分不符被查;2025年初,广州即尚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即尚防晒乳”同样因未检出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等成分被通报。
据清扬君不完全统计,近三年防晒类化妆品抽检不合格率持续高于其他品类,是行业一大顽疾。
非法生产、虚假宣传问题频现
清扬君舆情中心在调查中发现,在抖音搜索涉事产品名称“YEYANQUEEN冰点多重防晒乳”时,竟出现了四种以上不同包装的产品,但在产品参数中显示的批准文号均为“国妆特字20233513”,生产企业也都标识的婵妍生物。经查询,注册该特殊用途化妆品证书时提交的产品包装仅有一种,也就是说涉事产品只有与注册提交包装一致的产品从生产程序上来说是合法的,其他的涉嫌非法生产销售。
另外,在上述产品的销量页面,有宣传“修护光损”“温和亲肤无刺激成分”等内容。
但事实上,该产品仅备案了“祛斑美白,防晒,保湿,美容修饰”,并未对“修护”“温和无刺激”的功效进行备案,涉嫌虚假宣传。
婵妍生物的1.5万元罚款,看似金额不大,却再次为行业敲响警钟。在“颜值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化妆品已从可选消费品转变为必需品,其质量安全关乎数亿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企业若仍抱有“偷工减料,罚酒三杯”的侥幸心理,终将被市场淘汰。所有的企业都应清晰的认识到,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