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倍生物”)IPO审核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距离登陆上交所仅一步之遥。据披露,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3,590万股,募集资金7.5亿元,投入到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甘油0.82万吨项目。但就在上市临门一脚的关键节点,其财务数据异常、合规性瑕疵及信息披露疑点接连曝光,市场对其真实经营成色的质疑声不断升温。
债务压顶叠加现金流恶化,丰倍生物正面临严峻的资金链考验。截至2024年,公司短期借款达1.73亿元,长期借款1.06亿元,合计2.79亿元。更值得警惕的是,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2,243万元,较上年大幅下滑86.2%,偿债能力与资金流动性风险已显性化。
回溯过往经营,丰倍生物还存在合规操作瑕疵。2019年,公司曾协助客户久易股份进行资金通道操作,后者为获取银行贷款,将870万元资金通过丰倍生物账户转回。尽管久易股份辩称该笔资金实际用于原料采购,但此类行为已涉嫌违反相关规定。
比财务压力更令人费解的,是丰倍生物招股书中固定资产数据的离奇变动。据其申报稿,截至2022年末,公司房屋及建筑物原值为2,505.65万元;但在注册稿中,截至2024年末,同一批房屋及建筑物的原值竟飙升至7,202.81万元,短短两年时间,该项资产原值激增约1.87倍,而招股书中却未披露任何对应的产权变更、新建或购入记录。
与此同时,多版招股书签字页的异常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信披规范性的担忧。比对2024半年报更新版、年报更新版及上会稿版招股书发现,在发行人董监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各类中介机构声明页中,除日期不同外,所有签字的字迹形态、笔画走向,以及盖章的位置、角度均高度一致,近乎“复制粘贴”,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对相关方是否实际履行逐份复核、亲笔签署程序的强烈质疑。
2.79亿债务压顶,曾配合客户进行资金通道操作
作为一家废弃油脂回收企业,丰倍生物在冲刺IPO的关键阶段,多项财务与经营指标持续恶化,债务压力与现金流危机并存,引发市场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担忧。
近三年,丰倍生物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7.09亿元增长至19.48亿元,规模稳步扩张;但扣非净利润却从1.36亿元下滑至1.15亿元,盈利能力连续两年走弱,盈利质量堪忧。
债务结构的恶化更让公司雪上加霜。截至2024年末,丰倍生物短期借款余额达1.73亿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升至48.36%,接近流动负债总额的一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激增183.81%,短期偿债压力陡增。长期借款同样居高不下,2024年同比增加45.91%至1.06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达2.79亿元,偿债压力凸显。
与之相对的是,公司资金储备却持续缩水。2022年至2024年,丰倍生物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2.18亿元、1.57亿元和1.67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逐年下降。
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在2024年出现断崖式下滑。该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2,243.03万元,同比骤降86.19%。深究原因,应收类款项的快速增长,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幅高达127.75%,其他应收款同比增长113.82%,回款效率显著放缓,大量资金被下游客户占用,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链压力。
上图来源:久易股份招股说明书
财务承压之外,丰倍生物过往的合规操作瑕疵更不容忽视。2019年,公司曾为客户久易股份提供资金通道,久易股份为获取银行贷款,将870万元资金转入丰倍生物账户后再转回自身账户。尽管久易股份声称,该操作涉及的资金未超出双方实际交易金额,不属于“转贷”,但这种绕开银行受托支付监管的资金往来,仍让市场对丰倍生物及久易股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业务合作的规范性提出强烈质疑。
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合作并未因上述争议中断,反而持续深化。数据显示,久易股份对丰倍生物的采购额从2020年的1,916.19万元,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2,728.90万元,采购规模逐年扩大。
资产数据存疑,房屋原值激增但产权未变
丰倍生物招股书披露的固定资产信息出现明显矛盾,房屋及建筑物原值短期内离奇暴涨却无对应资产变动,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对其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强烈拷问。
据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截至2022年末,丰倍生物房屋及建筑物原值为2,505.65万元,但在上会稿中,截至2024年末,同一批房屋及建筑物的原值竟飙升至7,202.81万元。短短两年时间,该项资产原值激增约1.87倍。
上图来源:丰倍生物招股书申报稿
上图来源:丰倍生物招股书注册稿
按照会计准则及商业常理,固定资产原值若要实现大幅增长,通常需依托新建、扩建、外购等实质性资产变动,并伴随产权证书更新、建筑面积增加等配套信息。但经核查招股书及不动产登记信息发现,公司及子公司名下所有房屋建筑物的产权信息并未发生任何变更,包括产权证号金坛市房权证村镇字第CZ0101500号、CZ0101499号,以及苏(2017)金坛区不动产权第0022731号、苏(2020)金坛区不动产权第0014482号等关键不动产,等关键不动产,其登记面积、坐落位置、使用状态均与两年前一致,未出现任何新增或变更记录。
更值得关注的是,丰倍生物还存在多处不动产合规瑕疵。招股书披露,公司及子公司共有457.44平方米建筑物未取得产权证书,涉及配电房、门卫房等生产配套设施。其中,公司子公司常州良友、瑞嘉金属名下4处合计208.74平方米的建筑,已被认定为不合法建筑;另有248.7平方米建筑物因邻接道路用地,未按规划要求建设,存在合规风险。且报告期内,这些瑕疵资产的面积未发生任何变动。
同时,招股书上会稿明确声明,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任何用于生产经营的房屋租赁情形。
一边是房屋原值近乎翻倍增长,一边是资产实物状态、产权、面积均无变化,亦无租赁资产补充,丰倍生物在资产未发生实质性变动的情况下,房屋及建筑物原值为何会出现如此异常的增幅?
签字页“复制粘贴”?多版招股书现“相同笔迹”
丰倍生物招股书文件中的签字页异常细节,近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其连续披露的多份IPO申报文件中,不同日期签署的声明页竟出现“字迹、印章完全一致”的蹊跷情况,这一现象为公司本就深陷争议的内控与信息披露质量,再添重大疑点。
上图来源:丰倍生物招股书
对比公司招股书2024半年报更新版、2024年报更新版及上会稿三份文件,发现“发行人全体董监高声明”页存在明显异常,三份文件的签署时间分别为2024年12月5日、2025年6月25日及2025年7月30日,间隔最长达7个多月。按照商业文书签署的基本常识,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的亲笔签名,必然会在笔墨轻重、笔画力度、签名位置、字体倾斜角度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异。
但实际比对结果显示,这三页声明上的所有签名,无论是董事长、监事还是高级管理人员,其笔画走势、字体风格、倾斜幅度均高度雷同,甚至连签名在纸张上的具体位置、与文字的间距都分毫不差;更令人诧异的是,页面上加盖的公司印章,其位置、角度、墨色浓淡也几乎完全一致。
无独有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声明”页,以及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及验资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声明页,也出现了相同的异常情况。多个签署主体在不同时间出具的声明,其签名笔迹的连笔方式、线条粗细、落笔与收笔特征未见丝毫偏差,机构印章的边缘清晰度、位置偏移幅度。
丰倍生物这种“跨时间签名印章高度一致”的现象,不仅让市场怀疑发行人董监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中介机构是否切实履行了逐份签字、逐页用印的法定程序,更引发了对招股书文件制备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批量复制”“代签代盖”等非正常操作,甚至是否涉及虚假披露的重大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