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盱眙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淮安市盱眙城市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盱眙城资”)肩负着城区基建、棚户区改造等关键任务。但近期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这家公司正遭遇“增收不增利”、偿债压力陡增、资产流动性恶化等多重挑战。
2024年,盱眙城资营收规模虽保持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8.11%,但净利润仅微增0.6%,仅达2.16亿元,盈利增长已显乏力。
进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增收不增利”矛盾进一步激化。数据显示,当期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3.15%,达7.82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锐减24.47%,仅为1.3亿元,盈利水平出现显著下滑。
更为棘手的是,业务回款滞后问题持续发酵。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收到代建回款36.04亿元,但对盱眙县财政局的工程款余额高达27.52亿元,公司资金周转效率持续走低。
短期债务压力正集中向盱眙城资袭来。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部债务规模已攀升至150.78亿元,其中短期债务44.46亿元,且需在2025年内全额偿还,年内偿债压力已进入“倒计时”。公司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为322.57%、180.47%,虽较上年末分别下降65.95个百分点、36.5个百分点,但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仍具一定覆盖能力。同时,公司EBITDA利息倍数低至0.42倍,长期偿付能力较弱。
更值得警惕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对外担保余额激增16.13亿元,达到164.58亿元,占同期净资产(122.05亿元)的134.85%。更需注意的是,这些担保对象多为盱眙县内其他国有企业,担保规模大且区域集中度高,面临或有负债风险。
截至2024年底,盱眙城资资产总额达324.57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应收账款28.26亿元,其他应收款122.43亿元,存货130.08亿元,三项合计占总资产比例高达86.51%。应收类款项主要来自政府单位和地方国企的工程款及往来款,存货以项目成本及土地使用权为主,对营运资金形成严重占用,整体资产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亟待提升。
净利润骤降24%,业务回款滞后问题凸显
作为盱眙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盱眙城资肩负着县域基建推进的重要职责,其国有属性与经营状况深度关联地方发展。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均为20亿元,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唯一股东为盱眙国有联合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盱眙县国资办。
2025年上半年,盱眙城资“增收不增利”矛盾急剧凸显,盈利水平出现实质性下滑。数据显示,当期营业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23.15%,但净利润仅1.3亿元,同比锐减24.47%。
这一表现与2024年全年形成鲜明反差,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8.11%,净利润2.16亿元,虽仅微增0.6%,但仍维持盈利增长态势;而2025年上半年盈利直接由增转降,且降幅超过两成。
上图来源:盱眙城资公司债券2025年中报
分业务板块拆解可见,2025年上半年盱眙城资经营“冷热不均”,核心业务支撑弱化与新兴业务盈利薄弱的问题同时凸显,经营稳定性堪忧。
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工程建设板块,当期营业收入仅0.70亿元,同比锐减79.59%,主要因承接的基建项目数量大幅减少。
工程施工板块虽呈现“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激增864%,但该板块毛利率仅3.44%,较去年同期下降6.44个百分点,意味着收入增长完全被成本上涨吞噬,不仅未给公司贡献合理利润,反而进一步挤压了整体盈利空间。
粮油销售板块则成为当期营收“主力”,实现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62.69%,占营业收入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1.65%跃升至41.76%,已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比盈利下滑更棘手的是,盱眙城资业务回款滞后问题持续发酵,资金“回笼难”已成为制约经营的关键瓶颈。
从代建业务回款来看,2024年全年仅回款0.70亿元,回款规模极小;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收到代建业务回款36.04亿元,但对应应收盱眙县财政局的工程款余额仍高达27.52亿元,这意味着大量资金被地方财政占用,资金回流效率远低于预期。
44亿短期债务待偿,对外担保比率攀升至135%
截至2024年末,盱眙城资债务压力持续攀升,资产负债率升至62.62%,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从债务规模看,公司全部债务达150.78亿元,其中长期债务106.32亿元,占比70.51%。公司短期债务44.46亿元,需在2025年内全额偿还,年内偿债压力已进入“攻坚期”,资金调配难度加大。
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看,截至2024年底,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322.57%、180.47%,虽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5.95个、36.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仍有一定覆盖能力,但“纸面保障”与“实际现金”存在明显落差:现金短期债务比仅0.28倍,较上年同期的0.55倍进一步下滑。
长期偿债能力同样不容乐观,盱眙城资利润对利息的“覆盖力”已降至危险水平。2024年,公司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2.67亿元,同比略降1.48%看似变化不大,但关键的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仅0.42倍,利润对利息支出的覆盖能力偏弱,长期偿债能力承压明显。
不过,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获得的银行授信额度为106.55亿元,尚未使用额度为22.89亿元,公司备用流动性尚可。
相较于债务压力,对外担保已成为悬在盱眙城资头顶的“另一把利剑”,或有负债风险持续升级。截至2024年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已达148.45亿元,担保比率122.34%;2025年上半年,公司担保规模进一步“加码”,新增16.13亿元,总额升至164.58亿元,占同期净资产(122.05亿元)的134.85%。
从担保对象看,主要集中于区域内其他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区域集中度极高,存在显著的或有负债风险。
应收类款项及存货占比超八成,资产流动性较弱
截至2024年底,盱眙城资资产总额达324.57亿元,较上年增长3.48%。然而,资产结构问题突出,流动性严重不足。
具体来看,公司应收账款28.26亿元,其他应收款122.43亿元,存货130.08亿元,三项资产合计280.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86.51%。该类资产对资金形成大规模占用,变现能力薄弱,公司整体资产流动性显著偏弱。
分科目来看,应收账款问题首当其冲。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28.26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3.05%,增量主要来自盱眙县财政局的工程欠款。从账龄结构看,1年内账款占49.78%,1至2年占34.29%,2年以上占15.93%,虽未出现大规模长期化坏账,但需注意的是,公司已累计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0.12亿元。
其他应收款的“资金占用”问题更为突出。2024年末,该科目同比增长10.45%,规模远超应收账款。主要为应收盱眙县财政局的土地款以及区域内其他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的往来款,资金拆借规模持续扩大,累计已计提坏账准2.52亿元。
2024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同比增长4.08%,虽增幅看似温和,但结构上高度依赖开发成本,开发成本达122.38亿元,其余为库存商品4.51亿元、工程施工3.1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成本中价值26.59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尚未办理权证,资产权属存在不确定性,进一步限制其流动性。
雪上加霜的是,2024年末,盱眙城资货币资金仅余12.61亿元,同比锐减46.47%,主要因外部融资流入显著减少。其中,受限资金达7.06亿元,主要因质押存单和票据保证金受到限制,受限比例高达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