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多款“神贴”实为同一团队操盘
近日,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短视频平台上热销的“市野医生”“苗阿姐”“藏老祖”等多款膏药产品,背后疑似由同一郑州经销商团队操控。这些产品通过夸大疗效、伪造背景等手段,在市场上大肆收割消费者利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虚假宣传产业链。
电商平台截图
“市野医生”:伪造日本背景,销量惊人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段颇具魔幻色彩的“疗效”展示视频广为流传:一根断裂的猪骨被贴上“市野医生筋骨疼痛贴”,2分钟后断口奇迹般“愈合”。主播宣称该产品能“由内到外调理膝盖问题”,引发大量消费者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市野医生”产品宣称“联合东京医学研究院匠心研制”,研发团队汇聚“东京医学研究院顶级专家团、日本生物技术发展领军团队”等专业人员,并声称由国家药监局认证。然而,记者依据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发现,该产品实际成分为远红外陶瓷粉、载体胶及高分子聚合物等,生产企业为安徽康源药械有限公司。
更令人震惊的是,“市野医生”所谓的“东京医学研究院”实为在香港注册的一家空壳公司,注册资本仅1万港元,董事与亿佰人(郑州)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同名。而“市野医生”产品上的小胡子头像,竟是用老板照片加上一副胡子“二创”形成的。
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记者在平台购买的相关产品
“苗阿姐”“藏老祖”:民族医药外衣下的骗局
除了“市野医生”,市场上热销的“苗阿姐”“藏老祖”两款膏药也疑似由同一团队操盘。在“苗阿姐”的推广视频中,主播头戴厚重银角冠、身着全套苗绣盛装;在“藏老祖”的广告场景里,主播身穿民族服饰,置身于高原草场之中,身后牦牛悠然吃草。两者均宣称具有神奇疗效,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
然而,记者从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发现,“苗阿姐”注册证号由吉林省苗捌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证,时珍中科(郑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受托生产;“藏老祖”持证主体为汉方再生医学(银川)集团有限公司。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从短视频平台旗下三家店铺下单的产品,发货地、寄件人及联系电话均相同,发货地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
市场监管:违法广告频现,罚款难遏乱象
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市野医生筋骨疼痛贴”因发布含有“日本引进”“日本国民品牌”等与事实不符的信息,并宣称“一盒让你3年的腰腿疼痛、浑身酸痛消失”等内容,被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处以20万元罚款。
然而,罚款并未能有效遏制此类虚假宣传乱象。记者发现,“市野医生”产品销量依然惊人,仅“颈椎贴”一款就已售出80万单。同时,市场上已出现“市野博士”等山寨产品,继续通过达人带货形成“套娃式”割韭菜产业链。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专家解读:远红外贴≠万能止痛,虚假宣传涉嫌违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指出,此类商家热衷于打着“民族医药”等擦边球,主要原因在于公众对传统医学怀有敬畏与好奇,编造“传承人”故事可迅速提升产品可信度;同时,监管存在滞后性,网络销售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跨地域性,导致违法线索发现难、取证难、处罚慢;此外,市场上已有非法机构批量制作虚假证书,商家造假成本极低。
广东君信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曾颖祺表示,二类医疗器械广告宣传内容必须严格以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为准,不得断言、保证疗效。若产品仅以远红外陶瓷粉等成分通过物理方式发挥作用,则属于典型医疗器械;如额外添加中草药或西药等药品成分,则构成“药械组合产品”,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申报注册。否则,将可能面临巨额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追责的三重法律风险。
记者呼吁: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虚假宣传乱象,记者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成本;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切勿轻信夸大其词的宣传广告。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