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控制人王文杰向官员赠送现金32.88万元的行贿往事,与前姐夫长达两年的股权纠纷诉讼,元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创股份")的IPO之路笼罩在公司治理的阴影下。
瞭望塔财经获悉,2025年9月19日,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审议元创股份的首发申请。这家早在2023年6月就已获受理的企业,至今仍困于问询阶段,成为IPO"卡壳"典型案例。
瞭望塔财经了解到,元创股份成立于2006年,主营橡胶履带类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工程施工等领域。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国内橡胶履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1、股权迷雾,行贿旧案与家族控制
元创股份的故事始于1991年成立的三门胶带厂。经过34年发展,这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已高度固化。
王文杰直接持股82.27%,通过星腾投资控制8.66%,其父王大元持有4.31%,父子合计掌控95.24%股权。这种"一股独大"的结构在拟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引发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质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实际控制人王文杰的法律风险。2021年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显示,王文杰曾于2011年7月和2012年春节,向原台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董某赠送现金合计32.88万元。
尽管台州市监察委员会认定其"未谋取不正当利益"且不予追责,但该事件暴露出实控人法律意识的淡漠。在两次IPO问询中,监管机构均反复要求说明该事件对公司合规经营的影响。
2、学历"变脸",核心技术人员资质疑云
核心技术人员的学历"变脸"更显蹊跷。董事兼研发主任江灵志从高中"逆袭"为大专,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徐贤坤从中专跃升大专,王文杰本人也从本科进阶为硕士。
这些学历变化恰发生在IPO被质疑研发实力不足之后,时间点的巧合令人玩味。在2023年首轮问询中,监管机构明确指出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随后在更新的招股书中,核心团队学历就出现了集体"提升"。
这种突击提升学历背景的操作,引发对团队真实技术实力的质疑。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应该通过实际研发成果和专利来体现,而非依赖学历包装。
3、诉讼风云,家族内部股权纠纷
元创股份历史上还曾发生重大股权纠纷。王文杰前姐夫郑岳平因股权确认问题与公司对簿公堂,该纠纷历经一审、二审及再审程序,耗时两年才最终解决。
案件暴露了公司早期股权安排的不规范,尽管最终胜诉,但对企业治理的历史缺陷提出了警示。
根据判决书,法院最终认定郑岳平不享有元创股份及其前身的股权或权益。这场家族内部的股权争斗,不仅耗时两年,更揭示了公司治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4、客户困局,大客户依赖与账款危机
招股书显示,元创股份存在严重的客户集中风险。2022-2024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0.10%、46.56%和49.94%。
其中,沃得农机和潍柴雷沃两家客户就贡献了境内收入的52.42%。
这种依赖带来的是议价权的丧失。2024年,沃得农机贡献24.26%营收,却占据应收账款总额的42.19%。
该客户长期存在大额逾期问题——2022年末逾期账款曾达9608万元,2024年上半年逾期金额仍高达7813万元,逾期比例达15.57%。
更令人忧心的是退货问题。2020年至2023年,沃得农机退货金额从1456万元增至2432.16万元,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退货不仅增加成本,更对企业盈利能力和品牌形象构成双重打击。
5、财务迷局,波动业绩与异常现金流
最新财报数据表面稳定,实则暗藏风险。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61亿、11.41亿、13.49亿,净利润分别为1.39亿、1.78亿、1.55亿。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94%,但应收账款却同比激增35.18%至4.80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35.56%。
汇率波动成为利润的"隐形操纵者"。2022年美元升值带来2094万元汇兑收益,占净利润21.50%。
这种因汇率波动导致利润剧烈波动的现象,在制造业企业中极为罕见。
盈利质量指标同样亮起红灯。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53亿元,同比下滑35.88%,净现比(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仅为0.99,低于健康水平1。
收现比(销售商品收到现金/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低于1,分别为0.79、0.95、0.805,显示收入未能有效转化为现金。
6、监管关注,敏感数据与贸易商疑云
元创股份的招股书披露的客户数据与客户自身披露存在矛盾。沃得农机招股书显示,2022年向元创采购金额为2.85亿元,但元创科技自称对该客户销售额为2.84亿元,相差近79万元。
这种关键数据的不匹配,引发财务真实性质疑。
贸易商政策变动成为新隐患。2023年业绩下滑期间,公司突击推出针对贸易商的返利政策。这种在业绩承压期向渠道让利的操作,存在通过贸易商压货以平滑业绩的嫌疑。
7、募投疑点,项目进度与分红矛盾
元创股份的募投项目存在诸多疑点。公司计划募资4.85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然而,有迹象表明该项目可能已基本建成。根据浙江三门县政府披露的信息,元创股份的"年产40万条橡胶履带技改项目(审核规模为年产55万条履带)"已经完成建设竣工规划核实。
一份2024年4月的检测报告显示,元创股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已同步建成并正常运行"。这与公司仍在申请募资建设的情况存在明显矛盾。
更令人质疑的是分红与募资的矛盾操作。2020-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4716万元,其中实控人王文杰个人获得2863万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IPO计划募资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这种"先分后募"的操作合理性存疑。
在瞭望塔财经看来,元创股份的IPO之路最终走向如何,尚难断言。但可以确定的是,审核委员会将会特别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实控人法律风险、核心技术人员资质真实性、客户集中度、毛利率波动、应收账款暴增等核心问题。
瞭望塔财经认为,元创股份需要证明的不仅是过去的市场地位,更是未来持续盈利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橡胶履带行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但毕竟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受到上下游双重挤压。如果元创股份无法突破这种产业地位,即使成功上市,也难以给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