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益”)IPO将上会审核,拟登陆深市创业板。
此次IPO,新广益拟募集资金约6.38亿元,拟投资于功能性材料项目。
截图来源:新广益招股书(上会稿)
业绩稳定增长,但核心产品单价持续下滑
新广益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近年来,新广益的业绩增长较为稳定。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新广益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5.16亿元及6.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151.34万元、8328.25万元及1.16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抗溢胶特种膜及强耐受性特种膜的销售,两者合计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3.32%、76.44%和 73.79%,呈下降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的平均销售单价整体呈下滑趋势。抗溢胶特 种膜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 5.63 元/平方米、5.36 元/平方米和 5.06 元/平方米,强耐受性特种膜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 3.50 元/平方米、3.31 元/平方米和 3.06 元/平方 米。
主营产品单价下滑,新广益的毛利率好像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报告期内,新广益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76%、32.02%、32.28%。
研发投入占比和研发人员学历偏低,近四年未获发明专利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22年-2024年,新广益研发费用分别为 2,232.85万元、2,762.37万元 和 3,104.30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 4.90%、5.35%和 4.72%。
在招股书(上会稿)中,新广益选取了方邦股份、斯迪克等为同行业可比公司。同期,方邦股份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46%、16.10%、17.97%,斯迪克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77%、10.02%、 8.93%。
截图来源:新广益招股书(上会稿)
可以看到,报告期内,新广益的研发费用率远不及同行业可比公司。
新广益的研发人员学历也相对偏低。公司研发人员中,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占比超七成。据招股书(上会稿),报告期内,新广益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2.41%、12.33%、13.59%,专科及以下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81%、78%、74%。
研发成果方面,截至2024 年 12 月 31 日,新广益拥有35项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广益的35发明专利申请日均在2021年2月份之前。这意味着四年的时间里,新广益及其子公司未再获得发明专利。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新广益的专利数量与方邦股份、斯迪克存在一定的差距。
据方邦股份2024年年报,方邦股份累计获得专利294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
据斯迪克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斯迪克及其子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331项,其中发明专利251项。
主要供应商参保人数仅1人,与供应商披露数据存在差异
据招股书(上会稿),广东信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信达新材)为新广益2022年-2024年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1,370.08万元、3,705.31万元、5,934.57万元。
工商信息显示,信达新材成立于2015年7月,潘阳持有信达新材100%的股份,信达新材2016年参保人数为0人,其2017年-2024年参保人数均为1人。
截至查询日2025年9月13日,信达新材的控股股东潘阳无其他关联企业,关联方为其员工承担社保缴纳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上述供应商是否具备交易能力?
此外,新广益与供应商披露的数据还存在差异。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深圳市邦力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邦力源)为新广益供应商2022年及2023年第四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1,513.11万元、1,461.54万元。
邦力源为江西邦力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邦力达)的全资子公司。据邦力达2022年年报,2022年,邦力达对未具名的第一大、第二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530.58万元、283.26万元,与新广益披露的数据均存在差异。
据邦力达2023年年报,2023年,邦力达对未具名的第一大、第二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478.57万元、483.58万元,与新广益披露的数据均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