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新广益原材料依赖竞争对手:自称研发经费有限 分红毫不手软

中沪网了解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2025年第2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益”)的首发事项。

据悉,新广益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抗溢胶特种膜是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制程材料。强耐受性特种膜是一种应用于高洁净、高温、高湿、强酸碱、强外部应力等一种或多种极端恶劣生产环境下的粘性材料。除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外,公司还生产、研发并开展电子产品组件材料、改性材料、光学胶膜、新能源锂电材料、光伏胶膜等新兴业务。

据招股书显示,新广益本次拟募集资金63,838.3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新广益还存在以下疑点,现金流金额逐年下降且远低于当期净利润,原材料上涨后毛利率骤降;核心原材料依赖竞争对手,供应商成立后便合作;自称研发经费有限,大手笔分红却毫不手软。

现金流金额逐年下降且远低于当期净利润,原材料上涨后毛利率骤降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新广益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5,526.27万元、51,614.17万元及65,717.19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151.34万元、8,328.25万元及11,570.19万元。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624.15万元、5,977.44万元及6,510.63万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报告期内,新广益业绩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在2023年以及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远低于当期净利润。

据招股书显示,新广益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粒子、基材以及其它辅助材料等。自2021年以来,受全球供应链情势紧张、大宗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等情况影响,TPX粒子、聚酯粒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又持续回落,其中如TPX粒子单价从2021年的75.54元/kg上升至2022年的86.67元/kg,又持续回落至2024年的72.39元/kg。因此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成本上升,受上述主要因素影响,新广益综合毛利率由2020年的38.74%降至2022年的31.76%,直接下降约7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76%、32.02%和32.28%,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一直在31-32%左右,还算稳定,不过却依旧远远低于2021年的综合毛利率。

核心原材料依赖竞争对手,供应商成立后便合作

前述提到,粒子系新广益主要原材料,公司采购的粒子主要包括TPX粒子、聚酯粒子、其他粒子、光伏粒子,其中TPX粒子采购最多,报告期各期,公司采购TPX粒子的金额分别为6,891.76万元、5,492.07万元和9,373.95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2.64%、15.98%和22.11%。

值得注意的是,新广益TPX粒子主要都来自进口,公司采购的TPX粒子的最终货源来自三井化学。而日本企业在功能性薄膜材料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日本三井化学、住友化学、积水化学等知名厂商因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客户积累,历史上已在行业内形成垄断地位。因此三井化学系新广益国际竞争对手。因此新广益的并不直接向三井化学采购,而是通过贸易商的方式进行采购,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苏州杰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苏州友群塑化有限公司、宁波至正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信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捷傲开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五家贸易商进行采购。对于这种核心原材料依赖竞争对手的情形,一旦断供将对公司产品的生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届时也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新广益供应商中存在成立便与其展开合作的情形。如苏州益得勤进出口有限公司2021年11月11日成立,2022年3月29日即成为新广益TPX粒子的主要供应商,实际资本为20万元;苏州聚辉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2019年6月即成为新广益主要供应商,于2023年2月13日注销,苏州优创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16日,实收资本7.98万元。

自称研发经费有限,大手笔分红却毫不手软

新广益本次拟在创业板上市,而创业板对自身研发创新能力相较于主板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三创四新”。同时不断保持研发创新是一家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重要举措。而研发费用的投入将直接影响到一家企业的科研水平以及研发创新能力的高低。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新广益研发费用分别为2,232.85万元、2,762.37万元和3,104.30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4.90%、5.35%和4.72%。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新广益同行业可比公司方邦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46%、16.10%和17.97%,斯迪克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77%、10.02%和8.93%。不难看出,报告期内,新广益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截图来源于新广益招股书)

对于新广益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公司,新广益解释称主要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同行业公司上市取得融资后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有更充裕的资金来源,而新广益研发投入主要依赖历史经营所得,研发投入能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在于同行业公司上市后主营业务线较广或大量投入新领域产品研发,大幅扩张研发团队,而新广益主营产品线集中,研发团队相对精简。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前夕2021年度中,新广益进行大手笔的现金分红,分红金额高达22,000.00万元,而当年公司的净利润为8,349.46万元,该年度公司分红金额远远超过当期净利润。

也就是说,新广益一边自称经费相对有限,另一边分红却毫不吝啬,这不是典型自相矛盾,可见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或并不看重,比较吝啬。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