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从风光开建到黯然停工:溧阳这个35亿元文旅大项目是个教训

图片来源:“中国溧阳”微信公众号截图

图片来源:“中国溧阳”微信公众号截图

2025年9月17日,江苏省溧阳市官方宣布终止总投资35.5亿元的天目湖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项目,并启动全面调查。这一曾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的“明星工程”,在开工仅一年后便戛然而止。

这或许标志着一个时代终结——“先上车后补票”的违规开发模式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溧阳市委常委会以“壮士断腕”式的决策,为该项目画上了一个坚决的句号,不仅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敬畏,更折射出地方政府在重大项目决策中日益强化的合规意识与风险管控能力。该项目的失败为所有文旅投资者敲响警钟:再大的项目也大不过法律,再响的锣鼓也盖不住生态红线。

项目背景与时间线:从隆重开工到黯然停工

溧阳作为长三角三大中心城市上海、杭州、南京的休闲旅游“公约数”,打造这样一个休闲主题的旅游产品,其出发点及发展前景都是合理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天目湖动物王国项目自2022年4月注册公司以来,一直被定位为溧阳市重点文旅工程,项目以“动物+游乐”为主题,规划打造集动物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原计划于2026年10月开园。

江苏天目湖动物王国旅游有限公司由溧阳市天目湖镇杨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77%)、江苏溧阳投资控股集团(18.4%)和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4.6%)共同出资设立,值得注意的是其注册资本4.3亿元,远低于35.5亿元的总投资规模。

图片来源:中国溧阳

图片来源:中国溧阳

2024年8月15日,项目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省、市多位条线和主管领导亲临现场,该项目被定位为“体现溧阳实力、代表常州水平、彰显江苏特色的标志项目”,并强调其将“成为溧阳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走向纵深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然而,开工不到一个月,2024年9月7日,溧阳市即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主要领导到现场督察,强调要“强化协调配合和跟踪对接,及时梳理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表明项目在推进初期已出现困难,需要政府层面的协调支持。

2024年10月25日,溧阳市第二次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会议中要求“坚持监督导向,属地、部门以及项目方都要自觉接受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措辞已从常规督导转向强调监督与整改,暗示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2024年12月1日,溧阳市主要领导率队督查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强调“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压实主体责任、全力攻坚克难”。此时,项目已陷入实质性困境——二标段因“申请项目内容与土地规划用途不一致”被溧阳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驳回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这一驳回决定直接暴露了项目选址的合法性危机。

2025年5月8日,溧阳市召开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项目被要求“建设进度要更提速”“要素保障要更有力”,并特别强调“在水源地保护、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用心用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后,项目公司新增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酒店项目也完成了设计招标。然而,2025年7月下旬,自媒体曝出项目全面停工消息,现场调查证实工程机械处于关机状态,工地安静无声。

2025年9月11日,溧阳市委宣传部首次官方确认项目停工,表示“正在开展社会资本引进工作”。9月17日,溧阳市委常委会最终作出决定:同意终止项目实施,对相关事项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项目从隆重开工到彻底终止,仅用了不到300天时间,成为近年来文旅产业投资领域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环评缺失、规划冲突与资金断裂

环评缺失是项目终止的首要原因。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部门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可“一票否决”。然而,在天目湖动物王国项目中,溧阳市政府官网信息公开栏目至今未发布任何环评审批决定或受理情况公示。

知情人士透露,建设方曾试图将1800亩整体项目拆分为多个小场馆,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办理子项目环评,借此绕过保护区限制。溧阳市政府在2024年10月和11月先后发布两个拟转用土地公告,对项目用地进行征收,但未见对整体项目环评的合规审查。

土地规划冲突是项目终止的关键导火索。根据《天目湖保护规划(2024-2035年)》草案,天目湖保护区总面积约201.5平方公里,分为核心保护区(36.8平方公里)、重要保护区(107.9平方公里)和一般保护区(56.8平方公里)。动物王国项目位于重要保护区内,该区域以水源涵养、森林和湿地保护为核心,明确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

项目运营方将整体工程拆分为多个子项目分别报批,其中文旅综合体园区及后勤中心一标段、南部山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商业小镇及入口广场等4个子项目已先后于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获批建设规划许可证,但二标段却因“与土地规划用途冲突”被驳回。这种“拆分审批”的做法虽在短期内推动了部分子项目获批,但最终未能规避生态保护区的限制,反而暴露了项目选址的合法性危机。

资金链断裂是项目终止的直接诱因。项目总投资35.5亿元,但运营方注册资本却只有投资规模的1/8。此外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股东之一)2024年净利润1.05亿元,分红率达60.65% ,2025年一季度投资现金流净流出扩大,表明其资金状况紧张。项目公司试图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来缓解资金压力,但并没有明显成效,董事长杨彬承认“对建设方案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在调整方案确定前暂缓有关区域施工”,侧面印证了资金链已难以支撑后续建设。

2025年7月起,工人陆续收到“停工待命”通知,分包商证实“进度款暂停拨付”,进一步表明资金危机已全面爆发。溧阳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提出终止项目实施的意见,溧阳市委常委会予以批准。

溧阳市委终止项目体现多维考量

溧阳市委常委会作出终止项目决定,体现了对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首先,生态保护优先原则是核心考量。天目湖是溧阳乃至常州的城市名片,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张名片,其生态价值不可估量。溧阳市对天目湖的保护极为重视,2020-2022年流域污染控制与水质提升行动耗资超10亿元,2024年市级财政专项拨付4929.83万元用于水源地保护。

溧阳市检察院曾通过公益诉讼关停天目湖保护区内违规项目,表明当地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执行极为严格。动物王国项目若继续推进,将面临更严厉的环保问责,甚至可能触发公益诉讼。

其次,法律合规压力不容忽视。江苏省对未批先建项目处罚严格,动物王国项目未通过环评即开工,规模更大且涉及水源地保护,若继续推进将面临更高处罚风险。

第三,财政与债务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溧阳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要股东,可能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债务风险。

第四,公众舆论与社会稳定因素。当地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已深入民心,违规项目难以获得公众支持。项目停工引发公众对生态保护和政府决策透明度的关注,终止决定符合环保公益诉讼的公众期待,避免舆情升级。

教训:政绩导向下的系统性风险累积

项目终止后,溧阳市委常委会已明确三项措施:终止项目实施、全面调查相关事项、妥善处理后续工作。这意味着该项目将进入彻底清盘阶段,如何修复生态、挽回损失、问责失职者等问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但当我们复盘这个近年来江苏省内罕见的“短命”大文旅项目,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个中教训值得每个决策者及“局中人”深思。

天目湖动物王国项目的失败,本质上是地方政府“唯GDP”思维与生态保护政策冲突的结果。它警示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都已难以为继。地方政府必须摒弃“唯GDP”思维,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于天目湖而言,未来的发展应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生态产品交易、绿色金融创新等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应严格控制景区开发强度,优先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度假等低能耗、生态友好型产业,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