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摩尔线程IPO:持续巨额亏损 多家重要供应商疑似“空壳”公司

  在成立不到5年,三年半累计亏损却超过52.7亿元;打着“中国版英伟达”旗号但产品性能落后国际巨头两代以上,产品用户体验被骂爆……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的科创板IPO之旅充满质疑。

  2025年9月26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若成功上市,摩尔线程成为一场资本的财富盛宴。然而,在GPU行业内部人士看来,摩尔线程在行业是一个“不入流”的玩家,而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曾出现暴力裁员等丑闻。

  三年半亏损超52亿  盈利前景迷茫

  摩尔线程的财务状况令人堪忧。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1-6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39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和-2.71亿元。三年半累计净亏损额超过52.7亿元,且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高达14.78亿元。

  尽管营收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22年的0.4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38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达到7.02亿元,但这种增长背后隐藏着严重问题。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少数客户,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高达98.29%。这种客户结构极为脆弱,一旦主要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公司将面临业绩断崖式下跌的风险。

  摩尔线程在技术方面的宣传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距。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推出了四代GPU芯片,但产品性能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存在代际差距。

  以其代表性产品MTTS80为例,其单精度浮点算力(FP32)接近英伟达RTX3060,但后者发布于2021年,而MTTS80于2023年推出,意味着产品性能落后国际巨头两代以上。

  在AI智算领域,公司最新的MTTS5000智算卡FP32算力为32TFLOPS,而英伟达H100达到67 TFLOPS,AMD MI325X更是高达163.4TFLOPS,性能差距显著。

  更为严峻的是,2023年10月,摩尔线程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其原定的台积电7nm先进制程代工受阻。公司被迫将代工订单转向中芯国际等国内厂商,但受限于国内代工厂的工艺水平和产能,导致晶圆采购成本上涨约40%。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摩尔线程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

  招股书披露,摩尔线程2024年其AI智算、图形加速等产品在国内相应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这种矛盾表述反映了公司在市场地位上的尴尬处境。虽然公司在宣传中强调其市场占有率,但实际在细分领域的表现远远达不到行业领导者的水平。

  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英伟达、AMD凭借技术优势和生态壁垒,占据国内GPU市场85%以上份额,尤其在高端智算领域几乎形成垄断。而国内龙头中,华为昇腾则占据明显的领先地位,而摩尔线程的水平,堪称“婴儿”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华为昇腾的全栈自研。摩尔线程的MUSA架构试图兼容英伟达的CUDA生态,但这种兼容策略存在重大风险。招股书中摩尔线程承认,公司产品在复杂场景下的兼容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行业软件需定制化适配,这极大限制了市场拓展速度。

  一方面,MUSA架构在软件生态覆盖度、开发者数量、应用场景适配等方面与CUDA存在代际差距。这种生态上的劣势不仅影响当前产品销售,更可能制约公司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摩尔线程的MUSA架构本质还是与CUDA进行兼容,依然存在被禁用的风险。

  摩尔线程的产品,用户体验和测评也是争议不断。有差评硬件部表示,“摩尔线程两年半不出新显卡,没倒闭反而要上市了?”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一个游戏玩家都不会用摩尔线程打游戏,更不用说跑ai了。”

  预付账款暴增11倍  多家重要供应商疑似“空壳”公司

  摩尔线程的供应链状况同样令人担忧。2024年末公司预付账款余额飙升至5.67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8.37%。

  这一数据较2022年末的0.48亿元增长了近11倍。深入分析发现,这5.67亿预付款项高度集中于三家新近成立的香港贸易公司(合计约4.1亿元)。

  这些供应商的背景、履约能力及与公司的真实业务关系,招股书披露有限。一旦供应链出现波动,将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冲击。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8.00%、48.04%和62.63%,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偏高。

  若未来发行人主要供应商无法满足公司对原材料或服务的要求,且公司无法通过自身生产或者寻找替代供应商的方式满足采购需求,可能会妨碍公司完成既定产品的生产。

  面对持续亏损的状况,摩尔线程在“问询函的回复”中表示,“公司管理层预计,公司最早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该盈利预测包含政府补助带来的收益,扣除该收益后,公司2027年处于微利状态。这一预测建立在多项假设基础上,包括:2027年可实现较高幅度业绩增长;2025年至2027年,AI智算产品预测价格下降约35%;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等。

  考虑到市场景气度、行业竞争、客户拓展、供应链管理等影响经营结果的因素较为复杂,发行人未来的营业收入可能增长较慢或无法持续增长。

  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亏损的风险及无法在管理层预期的时间点实现盈利的风险。投资者是否愿意为这个估值可能高达800亿、但盈利尚在三年之后的“未来故事”买单,将是摩尔线程面临的最大考验。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持续亏损,摩尔线程的资金非常紧张。为此,公司不得不在前两年进行了开展了“广进计划”,其中更是曝出“暴力裁员”的丑闻。不过,摩尔线程不出所料的将上述事件称之为“一次常规优化”。幸亏其没有像马某那样无耻地就说出,“优化”是为了向社会输出更多的人才

  “摩尔线程突发裁员,赔偿方案远低于业内平均。多少人被16薪总包骗进来,陪公司加班通宵,奋斗三年做出三代产品最后落得这个下场。表面上是n+2 实则用三倍社会平均工资赔付,合同中的十三薪和入职期权全部赖掉。毫无信用和合约精神。如此公司又怎能成为国产GPU的希望”有网友表示。

  摩尔线程在IPO前夕,面临着持续巨额亏损、技术实力落后、市场占有率极低以及对 CUDA 生态依赖的重大风险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摩尔线程想要成功闯关科创板,并在上市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并切实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否则,即使成功上市,也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广大投资者也将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