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南网数字IPO:超85%营收"绑定"南方电网 业绩预测“大跃进”

作为南方电网体系内聚焦数字电网建设的核心企业,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数字”)的创业板IPO备受关注。9月26日,南网数字就将上会接受审核。若成功,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将再添一员。

然而,银莕财经梳理南网数字招股书发现,背靠大树却也暗藏诸多风险:公司连续三年关联交易占比超85%,对间接控股股东南方电网的依赖度远超东方电子(000682.SZ)等同行;2025年业绩预测“押注”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需突击完成39亿-42亿元营收,占全年比重超60%,远超历史上四季度业绩达成情况;25.54亿元募投项目更是披露模糊,未来效益成谜。

南方电网撑起超85%营收

公开资料显示,南网数字前身为南方电网旗下鼎信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整合南方电网内部数字化业务后,始终以南方电网为核心服务对象。这种“先天联系”直接导致其关联交易占比居高不下。

(来源:南网数字IPO)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南网数字对南方电网等关联方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3.28亿元、36.47亿元、52.57亿元,占各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93.70%、86.12%、86.33%。尽管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85%以上的高位。

这种依赖直接导致公司业绩随南方电网的数字化投资节奏剧烈波动。2023年,受南方电网内部项目周期调整及南网数字剥离非核心业务影响,公司关联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6.81亿元,同期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6.86亿元急剧下滑至42.34亿元,降幅达30.8%;扣非净利润从5.09亿元降至3.68亿元,降幅27.69%。

到了2024年,南网数字营收反弹至60.90亿元,同比增长43.8%,核心驱动力仍是南方电网的订单回暖。当年南网数字化业务营收23.89亿元,同比增长41.7%。其中,数字电网物联感知设备收入12.56亿元,同比激增130.6%,这主要得益于南方电网“数字变电示范区建设”“一台区一终端”等规划推动,智能网关、传感器等产品采购量大幅增加。

当然,如公司所述,南网数字也在努力拓展非关联客户,2022年至2024年,公司非关联收入从3.58亿元增长至8.33亿元,但占比仍仅为13.67%。

南网数字在招股书中称,客户集中度高与关联交易占比高“符合电力能源行业运营特征”,但银莕财经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这一说法或缺乏足够支撑。

作为直接可比对象的国网信通(600131.SH),其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中关联方(国家电网及其下属企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4.58%、92.63%、93.20%,虽同样存在关联依赖,但国网信通营收分别为76.15亿元、76.73亿元、73.15亿元,业绩稳定性明显优于南网数字。

再看东方电子,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42.15%、39.87%、37.52%,关联交易占比不足10%,其营收从2022年的54.6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5.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8%,未出现南网数字式的大幅波动。远光软件、宝信软件的情况类似,2024年,该2家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35.21%、28.67%,关联交易占比均低于20%。

很明显,电力数字化行业并非普遍存在“高关联依赖”特征,南网数字的关联交易占比已远超同行平均水平。

Q4需冲击至少39亿营收

根据招股书披露,南网数字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亿-25亿元,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64亿-67亿元。结合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的15.58亿元营收计算,2025年第三季度需实现7.42亿-9.42亿元营收,第四季度则需实现39亿-42亿元营收。也即,Q4占全年营收比重将高达60.9%-62.7%。

有意思的是,南网数字这一预测与其历史季度业绩规律存在明显差异。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下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78.77%、81.87%、78.59%,虽确实存在“下半年集中验收”的季节性特征,但第四季度营收占全年比重从未达到过如此高比例——2024Q4约为30.5亿元,占全年49.9%;2023Q4约为21.8亿元,占全年51.5%(已为历史最高)。

盈利的预测同样“大跃进”。公司预计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2亿-6.00亿元,同比增长0.30%-5.21%。而2025年上半年,公司仅实现净利润1547.03万元,意味着下半年需实现5.57亿-5.85亿元净利润,占全年净利润的97.4%-97.5%。但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占比为82.3%,2023年同期为79.1%。

业绩波动的同时,南网数字的员工规模则在持续收缩。招股书显示,2022年末至2025年6月末,公司员工数量从3069人降至2576人,减少493人,降幅16.06%。

从员工结构看,减员主要集中在“其他人员”及部分管理人员,核心的技术服务人员占比从2022年的65.04%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70.11%,研发人员数量从36人增至183人,但占比仍仅为7.10%,显著低于同行业国网信通(15.2%)、东方电子(12.8%)的研发人员占比水平。

募投项目难预期?

南网数字拟通过本次IPO募集25.54亿元,投向“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等六大项目,但招股书对项目的具体投资构成、预计效益、实施周期等关键信息披露模糊。

招股书仅披露了六大募投项目的总投资额与拟使用募集资金额,未拆分“设备采购”“研发投入”“场地建设”等具体投资构成。例如,“深圳先进数字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及技术交付中心建设项目”拟投资7.80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0.54%,但未说明研发基地的建设规模、拟购置设备的具体类型与数量、技术交付中心的服务范围等;“能源行业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拟投资2.57亿元,未披露平台的核心技术指标、预计服务客户数量、单位客户收费标准等。

更关键的是,所有募投项目均未披露“预计效益”,如达产后新增营收、净利润、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IRR)等核心指标。

对比同行业公司,国网信通2024年定增募投项目中,“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平台升级项目”明确披露预计达产后年新增营收5.2亿元,净利润1.1亿元;东方电子“智能配电物联网产业化项目”披露预计IRR为18.5%,投资回收期6.2年。

此外,部分募投项目还面临“土地审批”风险。例如,“深圳先进数字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及技术交付中心建设项目”拟使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某地块,但招股书仅披露“土地已完成前期拆迁补偿及收储程序”,未明确土地使用权获取的具体时间、成本及审批风险。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