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云鼎科技收警示函:10年前旧案浮出 已与违规子公司对簿公堂

9月17日晚间,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鼎科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近日收到山东监管局出具的《警示函》(〔2025〕75号)。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云鼎科技所涉问题与十年前财报披露有关。

内容显示,云鼎科技2015年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山东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泰德”)部分贸易业务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导致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山东证监局表示,鼎科技时任董事长张虹、时任总经理郭长洲、时任财务总监李清华、时任副总经理兼山东泰德时任董事长黄新才,对上述违规行为负责,因此决定对公司及上述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云鼎科技表示,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上市29年:

五易其名三迁注册地

同花顺披露的信息显示,“云鼎科技”为其上市之后更改的第五个公司名称,公司注册地址也几经变更,先后自广东至安徽,最终才落地山东。

上市之前,“云鼎科技”原名为广东华立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8月28日,公司名称变更为四通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11日,公司名称变更为泰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30日,公司名称变更为泰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公司注册地变更为安徽省蚌埠市,公司更名为山东地矿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23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直至2021年5月18日,公司才正式更名为“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山东地矿官方解释,本次改名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主营业务。其公告称,鉴于公司主营业务已发生变更,为全面、准确地体现公司主营业务及战略发展方向,塑造公司品牌影响力,方便投资者更好理解公司发展情况。

官方公告内容透露,2020年度公司进行战略转型,聚焦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建设,将原有低效业务全部剥离,同时收购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68.35%股权和山东兖矿国拓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90%股权。

其中,北斗天地主营业务为信息化技术服务,国拓科技主营业务为煤气化技术推广业务,两家企业均为有权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正式更名的2021年又被视作山东地矿转型升级的开局年,该公司公告称,将秉承“创造智慧动能、引领行业变革”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煤矿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建设,发挥资本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打造高科技公司,建成智能化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综合服务商。

利润下滑:

行业竞争加剧为主因

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今年上半年,云鼎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8.8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8.76%。

对于净利润降低的原因,云鼎科技表示系受煤炭行业市场变化和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对薄公堂:

3次限消+1次被执行

天眼查信息显示,山东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

近年来,山东泰德频繁卷入法律纠纷,符合条件的自身风险信息共14条,其中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3次,被列为被执行人1次,部分股权出质2次,被起诉的开庭公告3次。

2024年7月3日,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山东泰德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曰娥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该案的被告人正是云鼎科技,立案时间为2024年2月2日,执行标的为2500万元。

具体事项,为云鼎科技申请执行山东泰德追偿权纠纷一案【(2024)鲁0102执恢256号】,因山东泰德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

一桩旧案:

力之源涉信披违规被追责

历史信息显示,云鼎科技并非首次因为子公司违规行为被“连累”。

2024年9月19日,云鼎科技还曾因为全资子公司控股滨州市力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力之源”)2015年和2016年通过银行票据向销售客户收回货款0.69亿元、0.52亿元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云鼎科技2015年和2016年定期报告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问题,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据公告显示,2020年力之源已被置出上市公司,当时正在进行破产清算。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