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南网数字IPO:关联交易与客户依赖的温室困局 需警惕三大风险

2025年9月26日,南网数字即将迎来创业板IPO上会审核。作为南方电网旗下数字化业务主力军,公司拟募资25.54亿元用于时空智能平台等项目。然而,招股书和监管问询暴露的财务与经营缺陷,描绘出一幅依赖母公司“输血”的脆弱图景。

关联交易畸高:定价公允性遭监管质疑,独立性名存实亡

南网数字的营收高度依赖控股股东南方电网,关联交易比例远超行业正常水平,引发深交所两轮重点问询。根据招股书披露:

关联销售占比常年超85%:2022—2024年,公司向南方电网的销售收入占营收比例分别达92.16%、84.93%和85.88%;2025年上半年仍维持在84.75%的高位。同期,关联销售总额中98%以上来自南方电网。这一比例在A股IPO企业中极为罕见,深交所直接要求公司说明交易定价是否公允。

定价机制存疑:南网数字辩称关联交易通过招标采购进行,但招股书显示,部分业务因“技术复杂性或信息安全”采用单一来源采购(非竞争性方式),缺乏透明市场比价。监管质疑其同时存在大额采购与销售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可能违反《企业会计准则》。

非关联收入杯水车薪:尽管非关联客户收入从2022年的3.58亿元增至2024年的8.33亿元,但占比仅13.67%(2024年),且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订单仅8.10亿元。公司坦言外部市场开拓“规模较小”,难以对冲关联依赖。

此格局被媒体讽为“温室云”模型,本质是母公司“左手倒右手”的闭环交易,独立性严重缺失。若南方电网调整采购策略或政策变动,公司业绩将瞬间崩塌。

客户集中度与盈利滑坡:毛利率连年下滑,研发投入不足致创新空心

南网数字不仅依赖单一客户,其盈利能力和技术壁垒也在退化,暴露增长乏力。

客户集中度创纪录: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95.10%、89.18%和91.42%,其中南方电网占比均超84%。公司承认这与“电力行业垄断特征”相关,但深交所警告其业绩稳定性极低。一旦南方电网需求收缩(如数字化预算削减),公司将面临断崖式下滑。

毛利率持续萎缩:数字基础设施业务(核心收入来源)毛利率从2022年的36.78%骤降至2024年的24.34%,2024年同比下滑8.52个百分点。招股书将原因归咎于低毛利项目(如中国铁建数据中心项目毛利率仅12.32%),但这反映公司议价权薄弱,且云数一体平台毛利率从34.36%跌至22.22%,显示技术红利消退。

研发投入低于行业基准: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逐年下降,2022—2024年分别为8.81%、8.20%和6.55%,三年均值7.85%。可对比企业中位数为12.6%(2024年),差距显著。媒体指出,这暴露“创新动力不足”,可能阻碍其在云计算市场竞争。中国云计算市场预计2027年超2.1万亿元,但南网数字技术成果“未形成市场化输出”,生态封闭恐致长期边缘化。

行业云困局:对标失败案例,IPO难破“舒适区”枷锁

南网数字试图以IPO突围数万亿元云计算市场,但历史教训与业务模式预示其转型艰难。

“电网云”的先天缺陷:公司虽掌握毫秒级电网数据(核心资产)和参与80项行业标准,但业务高度定制化,缺乏通用性。例如,其云平台主要服务南方电网内部场景(如数字孪生变电站),近三年,外部拓展平均仅占收入13%,远低于宝信软件等成功案例(后者钢铁云业务已实现多行业输出)。

监管与市场双重压力:深交所在首轮问询中重点质询“业务独立性”和“关联交易风险”。同时,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但互联网云厂商(如阿里云、华为云)的生态优势碾压垂直玩家。南网数字招股书未提供有效应对策略。

募资项目前景存疑:公司拟将25.54亿元投入时空智能平台等六大项目,但报告期内云数一体平台毛利率暴跌,募投可能加剧产能过剩风险。媒体援引分析师观点称,此举或是“为关联方输血而非真创新”。

南网数字的IPO看似融资扩张,实则暴露了国企分拆的典型弊病——高关联交易侵蚀市场公平,低研发投入钝化竞争力,客户集中度过高放大系统性风险。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