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新天力上市的不确定因素:数据"完美"引质疑 高负债、低研发

  2025年9月30日,新天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将上会北交所,试图叩开资本市场大门。公司主营塑料食品容器,客户涵盖蜜雪冰城、香飘飘等知名饮品品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01亿元,归母净利润6840万元,表面看具备一定规模。细究其招股书及监管问询回复,一个由客户高度集中、财务数据反常、研发持续萎缩、环保转型滞后与公司治理失序交织而成的风险图景逐渐浮现,其IPO之路更像是一场在监管红线边缘游走的资本豪赌。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01亿元,复合增速约6%,但增长模式高度依赖传统塑料制品。2024年,塑料食品容器收入占比高达96.3%,纸制容器收入持续萎缩,反映出公司在环保趋势下的被动与迟钝。更关键的是,其财务数据呈现出反常的“规律性”:各季度收入分布高度均衡,毫无冷饮包装应有的季节性波动。第三季度本应为销售旺季,但数据显示第四季度收入占比甚至更高,严重背离行业常识。

  此外,多项财务与生产指标如塑料容器单价、产能利用率、毛利率等,均呈现近乎数学化的等额递增或递减趋势,96项报表数据存在“不依次出现的隐蔽规律变化”,占比超六成。这种“完美”在真实复杂的制造业中极为罕见,强烈暗示人为干预甚至操纵的可能,北交所多次追问收入真实性,绝非无的放矢。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3%,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红利。报告期内,主要塑料粒子价格持续走低,带动产品单价从2022年的17.58元/千克下滑至2024年的16.37元/千克,降幅超6.8%。一旦原材料价格反弹,公司转嫁成本能力有限,毛利率将面临严重挤压。事实上,其塑料食品容器毛利率已低于同行均值,盈利能力持续弱化。在成本压力与大客户议价双重夹击下,所谓“增长”不过是周期性波动的假象,真实盈利质量堪忧。

  客户结构方面,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极高。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62.10%攀升至65.60%,其中蜜雪冰城与香飘飘合计贡献近半营收。这种“寄生式”增长模式使其丧失基本议价能力,沦为大客户的成本附庸。蜜雪冰城采购额已现下降趋势,尽管公司声称已拓展沪上阿姨、冰马仕等新客户,但能否填补潜在缺口尚无充分证据。香飘飘的采购模式亦存疑点,其“客供料”安排、大额预付款及指定关联方江天包装供应原材料等行为,已被北交所质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特殊利益安排。

  更令人不安的是其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的严重背离。公司拟募集资金3.98亿元,其中3.37亿元(85%)用于扩产3.6万吨传统塑料食品容器,仅454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占比不足12%。在“限塑令”持续推进、可降解材料加速替代的背景下,此举无异于逆流而上。同行业可比公司如家联科技、富岭股份、恒鑫生活等早已布局PLA、PBAT等绿色产能,而新天力对环保转型几近停滞,部分产品如一次性塑料吸管已触碰政策红线。北交所已明确要求其说明募投项目是否符合环保政策,若政策突变,巨额扩产项目极可能沦为闲置产能,成为沉重的财务负担。

  研发投入持续萎缩,进一步印证其创新乏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47%,研发费用率从3.56%降至3.19%,仅勉强满足高新技术企业3%的底线,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核心技术“超厚多层共挤工艺”所依赖的三项专利中,一项核心专利“氧化石墨烯/芳纶浆粕/EVOH复合材料”受让自台州学院,且未实际投产,仅作为技术储备,核心技术独立性存疑。公司宣称“无菌阻隔杯”为自行研发,但官方网店曾披露与德国博世合作开发,后相关内容被删除,信披前后矛盾,严重损害信息披露严肃性。核心技术人员任军斌入职前长期从事文具设计,与高分子材料研发关联甚微。公司1300余名员工中,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比高达88.75%,研发人员占比仅8.46%,团队结构难以支撑真正技术创新。

  公司治理层面,实控人何麟君与王卫兵(郎舅关系)合计控制95.02%表决权,形成绝对家族控制。在此背景下,多项关联交易引发利益输送质疑:实控人亲属控制的红达塑业存在同业竞争,相似业务收入占比常年超5%,且存在重叠客户与渠道,公司从最初否认到最终承认,信披反复;关联经销商鑫鼎锦尚成立当年即成为第一大客户,2022年采购占比高达90%,公司对其销售单价与毛利率显著低于其他经销商,同时支付市场开拓费,交易公允性存疑。此外,公司曾因配电房未批先建、污水超标被处罚,安全生产管理松懈,员工公积金缴纳比例偏低,内控体系形同虚设。报告期内累计分红超1.5亿元,此次又计划募资1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向公众“补血”,利益分配极不公允。

  新天力的IPO,本质上是一场由家族利益驱动、以公众资金填补战略失误的危险游戏。其在盈利能力、客户结构、财务真实性、研发创新、环保合规、公司治理等多维度存在系统性缺陷。北交所若放行此类企业上市,无异于鼓励“重规模、轻技术、赌政策、靠关系”的落后模式,与资本市场支持“专精特新”的初衷背道而驰。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