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新元,300472.SZ)因子公司贷款相关的重大诉讼事项引发外界关注。
公告称,子公司万向新元(宁夏)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铜峡支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二审判决结果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已进入执行阶段。宁夏万向新元在中国银行青铜峡支行处本金为6646.96万元的贷款逾期,此次诉讼预计会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ST新元是一家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等业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于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然而,近年来公司发展并不顺利,面临着诸多困境。
还有多家子公司涉及贷款诉讼事项。例如,天津万向新元科技有限公司因与天津宝坻浦发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纠纷,名下部分资产被查封。公司与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房山支行也存在借款纠纷,兴业银行房山支行就1920万元逾期贷款向公司提起诉讼,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从财务状况来看,*ST新元形势严峻。公司此前已连亏多年,自我造血能力差。2025年1月21日公告显示,公司及子公司被冻结的银行账户数量为43个,占账户总数比例的76.79%,合计被冻结账户资金余额922万元,申请冻结额度为7395.06万元。这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经营。
同时,2024年度财务报告可能被出具非标意见,这无疑让公司财务状况更加扑朔迷离。加上众多诉讼案件导致公司可能面临支付违约金、滞纳金等费用,进一步加重财务负担。
不止如此,本月初,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财务总监、监事会主席、职工代表等人均因“个人原因”辞任,*ST新元不得不补选非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同时拟取消监事会,管理层经历“洗牌式”震荡。
一切动荡的根源是*ST新元存在财务造假问题,具体而言表现为财务数据虚假记载、重大事项延迟披露以及内部控制失效等。
2025年5月8日该公司披露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显示,通过追溯重述法调减2022年度营业收入1.67亿元,调减2023年度营业收入1.05亿元,合计调减金额达2.72亿元。此外,公司2024年多次公告签订累计超5亿元重大合同,但最终确认的营业收入仅1.59亿-1.95亿元,存在虚假陈述嫌疑。
与此同时,重大事项延迟披露,公司17个银行账户被冻结,涉及金额超2亿元,却延迟45天才予以披露,违反了关于重大事项及时披露的强制性规定。
还有就是公司内控报告显示存在“管理层越过职能部门直接安排销售采购业务”“资金拆借未经审批且不计利息”等致命缺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表明公司存在“无法核实会计差错更正依据”“难以评估持续经营假设恰当性”等严重问题。
目前,*ST新元已两次延期披露会计差错更正鉴证报告,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披露。
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ST新元无奈走到了重整的局面,不过目前前途也不明朗。*ST新元方面透露,当地法院暂未受理公司重整申请,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调查结果未出,重整推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因2024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及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若2025年度未解决退市风险事项,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28万元,若2025年度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经审计后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公司股票则面临着终止上市风险。
另据此前公告,如果重整失败,公司可能被宣告破产并面临终止上市风险。但若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公司股票将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