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绩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光大银行亟待重视合规管理,年内被罚总额已超3000万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则关于光大银行(601818.SH)的处罚信息。该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被罚款430万元。今年以来,该行多次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多地分行亦因信贷管理、员工行为等问题受罚,罚款金额超3000万元,内控与合规管理存在不足之处。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光大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微增0.53%至247.41亿元,但营收同比下降5.57%。受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净息差收窄至1.31%,利息净收入承压。该行实现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业绩增长乏力。
多次收到罚单
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光大银行此次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被罚款430万元。
截图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光大银行收到的罚单罚款金额已超过3000万元。
1月,该行总行被中国人民银行罚款1677.06万元,并被没收违法所得201.77万元,合计罚款1878.83万元。处罚事由包括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反假货币业务、人民币流通管理、信用信息管理与反洗钱等11项违规行为,且多个部门的总经理、副总等共计12人被连带处罚。同月,该行扬州分行因以贷款或贴现资金等转作存款或保证金,虚增存款被扬州金融监管分局罚款60万元,相关责任人汤雪(时任扬州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被罚款6万元。
截图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月,该行上海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150万元,5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并罚款以及禁止从业等严厉处罚。3月,该行扬州分行因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被罚40万元,时任该行扬州江都支行副行长王建(主持工作)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五年。4月,该行深圳分行因授信管理不到位,掩盖贷款质量,票据承兑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等被罚640万元,对朱慧民、邹建旭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对张含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五年,对牛敬章、周永平、李世根、茹玮岩给予警告。
6月17日,光大银行沈阳分行因六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并罚款229.15万元,两名相关责任人同时被处罚。7月21日,光大银行因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不尽职被罚50万元,时任南宁分行行长苏树德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同日,南宁园湖支行因授信调查不尽职;授信后管理不尽职;贷款支付管理不尽职;银行承兑汇票管理不尽职被罚款200万元,时任客户经理蒋祖万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以及分别给予张仁利、杨柯、韦美先、梁德智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多位高管相继被查或被移送司法机关。今年3月18日,光大银行原董事长李晓鹏因违规收受礼金,为他人谋利,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万元。另外,光大银行近一年还有不少高管因违反经营规则落马,其中包括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前行长苏树德、光大银行上海浦东第二支行行长徐慧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原行长朱慧民、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原副行长邹见旭等。
业绩增长乏力
光大银行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其中,利息净收入454.32亿元,同比下降5.5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43亿元,同比下降0.85%;其他收入100.43亿元,同比下降10.04%。该行实现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出现“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已连续11个报告期出现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92%,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为15.84%,较2024年同期提升0.75个百分点;其他收入占比则为15.24%,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根据该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持续下调以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利差空间收窄,利息净收入承压。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行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为740.43亿元,同比下降11.34%,主要源于贷款收益率整体下行。在关键利差指标方面,该行净利差为1.31%,同比下降0.15%;净利息收益率为1.40%,同比下降0.14%,反映出息差收窄对盈利能力的持续挤压。
截图自光大银行2025年半年报
此外,该行其他收入亦呈现下滑态势,由2024年上半年的25.45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9.07亿元,主要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33亿元降至104.33亿元,同比减少0.85%,主要由于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的减少。
在利润方面,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增长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该行信用减值损失为159.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1.06%,有效对冲了营收端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零售金融业务在营收与利润方面呈现分化态势。2025年上半年,零售金融营业收入为255.38亿元,同比下降10.59%,显示收入端仍面临压力。然而,利润总额为9.21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8.6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幅达149.41%,呈现利润修复的良好势头。
但从长期趋势来看,该行零售金融业务难言盈利稳定性。2020年至2024年间,零售金融利润增速分别为-49.86%、261.83%、-40.01%、6.02%和-95.83%,波动较为显著。同期,零售金融营收增速亦呈下滑趋势,从2020年的正增长7.3%逐步下降至2024年的-15.17%,反映出该业务在规模增长和持续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
截图自光大银行2025年半年报
从业务结构来看,2025年上半年,该行零售金融业务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8.74%,但在利润总额中占比仅为3%,反映出该业务板块对银行的盈利贡献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