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文章

1.3W条投诉源自信用卡 广发银行“亿级发卡”背后的风控之殇

近日,广发银行的一张大额罚单引发关注。

而这已不是该行在今年收到的第一张罚单。据腾讯财经统计,从年初截至目前,广发银行已累计“收获”33张罚单,被罚总额超8200万元。

作为业内知名银行,广发银行除违规经营被罚之外,其业绩也已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受限而逐渐衰落。

01

罚单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集中公布了一系列罚单。

其中,广发银行因涉及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被罚6670万元。

对此广发银行称,此次处罚是基于2023 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该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目前相关问题已整改,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部署,坚持依法合规经营。

但其实,这已不是广发银行年内第一次被罚。

据腾讯财经统计,从年初截至目前,广发银行已“收获”33张罚单,累计被罚金额超8200万元。

其中,除本次之外,另有三张罚单均超100万元:

9月5日,西安分行、榆林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票证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146万元。

7月18日,无锡分行因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三查”不到位等原因被罚210万元。

3月3日,郑州中原福塔支行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虚增存贷款被罚1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违规行为在2023年8月也曾出现过,彼时,该行因虚增存贷款规模及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等原因被罚2340万元。

另外,今年7月,广发银行还因在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涉嫌存在引导报价行为,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交易商协会通报。

广发银行近几年收到的罚单并不少。

2023年,该行总行及分行因贷款违规等14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合计2340万,其中总行被罚550万,分支机构被罚1790万。

2024年1-9月初,总行及分行被罚超762万元。

业务违规被罚,暴露出广发银行的管理不当,反观人事亦是如此。

据零点财经此前报道,近年来,该行已有多位高管因违纪违法问题被调查。

2024年11月26日,广发银行前任董事长董建岳因涉嫌受贿1.5亿元,在辽宁省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一审开庭审理。

2023年9月,广发银行董事长王滨因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贷款融资、项目合作、人事安排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累计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25亿元被判处死刑。

除此之外,广发银行原党委巡视办主任乔玉良、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原党委委员及总经理助理吕胜男、广发银行原副行长方琦、广发银行原乌鲁木齐分行党委书记及行长陈峻晖,以及原战略发展部总经理亓艳等都曾被调查,其原因多涉及滥用职权违规发放贷款,以及收受非法贿赂等。

02

业绩下滑

广发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首批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

目前,该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境内27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1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直属分行49家,信用卡中心和资金营运中心两家专营机构以及全资子公司广银理财,营业机构合计 968家,与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超1,000家金融机构建立SWIFT密押关系,为超45万公司客户、超6,800万借记卡客户。

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达3.64万亿元,其中,对公一般贷款净增超千亿元;各项存款余额 2.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47%,个人AUM达到9,238亿元,托管规模突破4万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末,广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4.72亿元,不良贷款率1.53%,相较上年的1.58%略有改善。

其中,次级类余额63.09亿元,可疑类余额126.9亿元,损失类余额134.7亿元。

从行业来看,目前,广发银行坏账率最高的仍是房地产行业,不良率为5.66%,其次为建筑业,不良率为3.39%。

2024年,广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2.37亿元,较上年减少4.42亿元,同比下降0.63%,净利润152.84亿元,较上年减少7.34亿元,同比下降 4.58%。这是该行近17年来,营收净利首次下滑。

对此,广发银行在财报中称,这主要是由于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导致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所致。

据财报,报告期内,该行利息净收入496.51亿元,较上年减少14.17亿元,同比下降2.78%。

广发银行业绩下滑并非近两年的事。

2021年,该行营收749.05亿元,2023年下滑至696.78亿元,同期,净利润从174.76亿元滑落至160.16亿元。

业内分析,造成广发银行业绩失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收紧令银行业整体承压,净息差下行侵蚀利润;二是广发银行自身的特色优势业务增长停滞,对全行业绩形成拖累,这其中,信用卡业务最为明显。

03

信用卡失守

1995年,广发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信用卡,这比招行足足早了7年。

2003年,该行发行贷记卡数量达100万张,成为国内第一家发行信用卡数量达到百万张的银行;2005年成为国内第一家宣布盈利的发卡银行。

2021年末,广发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一亿张,正式迈入“亿级俱乐部”,随后一年,其业务增速放缓。

公开数据显示,2022-2024年,广发银行的持卡客户数量分别为1.09亿、1.18亿、1.23亿。

信用卡透支贷款余额也在持续下滑,2022年为4396.89亿元,2024年为3928.5亿元,占个人贷款比重更是从21.45%降至18.44%。

有关广发银行信用卡的投诉也不少。

据财报显示,2024年,该行共接受监管转办投诉15,531件,信用卡占比86.4%,个人贷款占比7.1%。

对此,中国报道称,多年来,广发银行为冲刺发卡量投入大量资源,一度通过丰富卡权益、降低申办门槛等方式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高速扩张埋下隐患,部分持卡人资质参差不齐,还款能力在经济下行中受影响,不良风险逐渐暴露。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则称,发展信用卡业务曾是不少银行考核硬指标,通过信用卡拓展小额贷款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息和手续费收入。但若盲目追求发卡量而放松资信审查,降低风控标准,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会损害资产质量。

财报显示,2023年,广发银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为1.59%,2024年上升至2.19%。

当前,为重振信用卡业务,广发银行正不断探索新路径。

在财报中,该行称已实施信用卡改革转型,按照“回归本源、控险提质、融合发展、精细管理”的思路,明确“三优三进”工作措施,推动信用卡从注重“新增发卡”向强化“存量经营”模式转变,并从科技的角度提升了信用卡的高效处理能力及用户体验。

今年以来,不但针对高净值人群推出了全新万事达中国卡系列高端卡:臻稀钻石卡、臻瑞世界黑卡和臻瑞世界卡,还紧扣国家政策,瞄准大宗消费与以旧换新市场机遇,牵手鸿蒙智行、比亚迪、沃尔沃、奇瑞、长城魏牌等多家车企,推出0首付等灵活的汽车分期服务,但这能否激发用户的刷卡消费,有待验证。

接连不断的罚单、频繁落马的高管、增长乏力的核心业务,不仅暴露出广发银行在内部治理上的缺陷,也反映出在宏观经济周期转换和金融监管持续强化的背景下,过去那些依靠规模扩张、忽视风险内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而要重塑竞争力,对于广发银行而言,绝非推出几款新产品,提升科技能力就能解决。要重新赢得市场与监管的信任,还需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唯有守住风险底线,才能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